在回去的路上,敬慈问杨淼“城东和东山那里面积应该很大,没有人住吗?”
杨淼看看掀开帘子看了看,说道“老师,我上次用那些逃亡的军队去攻下东山,就直接安排他们驻扎在那里,并将城东的一部分直接隔离,名义上是说,驻扎东山巡防营。”
敬慈点点头,问:“大概有多少人?”
杨淼回答:“现在有一千一百人。”
敬慈一时没有说话,最后补充道:“我老了,敬慈城的将来就交给你了。”
杨淼说:“老师放心,随着里面人员的增多,我会让一些经过严格训练后的人员秘密分散到各地去的。我进山看过,藏个几万人都是轻松的。”
敬慈说了一个字“好”就没有说话,心想:这个学生虽然表现得是个文人,实际上一切都在为回大兴做准备,若是他能好好的活下去,大兴应该会重新姓杨了。
第二天,杨淼就在教育衙门召开了教育相关人员的的的大会,主要用于商量敬慈提出的两个项目。
敬慈在正位,杨淼在副位,下面有各部的主管和个学堂的先生。
待所有人拜见过敬慈之后,会议由杨淼主持,进入了主题。
“老师视察了整个领地,尤其是所有的学堂,提出了两项重大而且非常要紧的项目,第一个是建一座高级学堂,命名为‘敬慈学院’。第二个是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敬慈藏书院’。这两项我是一定要去做的,无论多难,在座的各位都必须和我们一起去做,而且是,必须做到做好。”杨淼开场就是一段气势磅礴的讲话。
所有人各抒己见,也是热烈讨论之后,最后,杨淼请示敬慈:“老师,敬慈学院就建在城北,我们重新划分一个地块,要建得有规模有气势。”
“至于敬慈藏书院,大家说的地方我都不满意,我想和学院一样,新建,地点选在城东,我要把这个藏书院建得很大,也要建得很安全。”
敬慈听后,笑着点头,当即同意了。
杨淼将自己的决定跟大家说了一下,然后让衙门去找建筑人员商量周期和经费。
最后,敬慈先生当场写下来了七个大字“教书育人天下先”。
杨淼也是当即宣布,这个七个字要刻成石碑放在城中,同时也要在教育衙门的门口立牌。
休息了一天后,敬慈跟杨淼说起来这段时间在望城发生的事情。
前段时间,许明知突发重病,所以秘密急招敬慈回望城。等敬慈赶回望城后,大山国主许明知身体已经康复了,许明知告诉敬慈,他是被下毒了,待查到那个用毒之人的时候,那个已经自杀了,最后线索全断,查不到了。
许明知还问敬慈,他若死了,谁会是最大受益者。
敬慈当时马上想到太子许英睿,但他没有说出口。反倒是许明知告诉敬慈说,这个人不是太子。当时敬慈也是眼睛一亮。
至于许明知为什么这么肯定的说不是太子,许明知没有说,敬慈也没有问。
之后,敬慈一直许明知留在宫中住了半个多月。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国主许明知开始起用太子许英睿作为他的代理人,把原本招待敬慈的许高轩撤掉了,也换成了太子。
太子经常会和丞相匡天湖一起来拜见敬慈,讨论国事,对敬慈都是以学生之礼。
太子并不知道为什么国主会对他另眼相看,但他知道,这一切是起源是国主重病,急招敬慈,之后敬慈留宿宫中,再后来就是国主许明知开始重用太子。所以,太子内心是感谢敬慈的,不管敬慈有没有帮他什么,但他知道敬慈肯定没有害他。
知道敬慈要来封地,太子也是一直送到望城门口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