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伦是一个相当有才华的人,早在仁寿四年与兄长杜正玄、杜正藏一同考中秀才,他善写文章、精通佛典,后被授为羽骑尉。当时只取秀才十余人,而杜家却一门三秀才,因此受到时人称道。不过上天是公平的,他的聪明头脑是相貌为代价的换取的,长得十分的“天赋异禀”,有伤大雅。
不过李世民没有以貌取人,先是任命他为巴西郡太守,可是他赴任不到两个月,巴西就失守了,然后李世民又让他当隆山太守,只是杜正伦对李唐王朝失望和绝望了,挂印离开隆山,直接就来了一个不辞而别。
他准备前往老家魏郡归隐,但是蜀中路线尽数给隋唐两军封死。迫于无奈,杜正伦只好跟着大量流民沿着资水南下,准备绕过两军对峙的资阳郡治盘石,然后进入隋境。但是据说这条路也不通。
下意识的扭头就想回成都城,只是正要往回踱步时,才想到自己已经挂印离开,这时候再去即将成为隋唐重点争夺的成都城找李世民,不是找死吗?
想通这些之后,杜正伦也不回去了,在资阳县找了一个偏僻的山村安顿了下来,他倒要看这仗到底要打到什么时候。
“使君要在这里住?”当他刚到村外,一名扛着一把猎叉的老人十分疑惑的看向杜正伦。
“不错,我本打算回老家躲避战乱,只是各条道路都被隋唐两军封锁了,我想在这里等些时日,等路通了再走。老丈只管放心,钱不会少你们的。”看着眼前这名一脸谦卑的老人,杜正伦一张丑脸挤出几许微笑,给人的感觉反而比不笑的的时候更为恐怖。
“这样啊?”老人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我们也要走了,不会有人留下来,使君想在这里住多久都行。若是愿意,村里的屋舍你可以随便挑。”
“啊哈?你们这里十分偏僻,就算是打仗,也不会打到这里,你们又何必要走?”杜正伦顿时懵了,要是你们全都走光了,我拿什么吃?
老人怅然长叹:“若是可以的话,谁愿意背井离乡啊?只是我们不走就活不下去了。”
“为何活不下去?”杜正伦更加好奇了。
“我们前段时间受人蛊惑,把家中存粮通通都卖了,后来才发现粮价贵离谱,如今我们手头是有钱了,但是却买不到果腹之粮。”老人说道:“听说隋朝在泸川、犍为等地以三十钱售粮,要是百姓去安居,隋朝官府还分田地、给户籍,所以大家都趁家里还有点余粮,准备去泸川那边生活,隋朝的粮价那么低,说不定我们还能用手中的钱置办很多家当,而这边,实在是没法待了。”
“路都封了,前面也是哨卡重重,你们如何去得了泸川?”杜正伦也和百姓们一样,有钱没有粮食,百姓都决定走了,他怎么在这里混得下去?
“真心想走的话,路总是有的。”老人叹了口气,佝偻着身子向外走去。
杜正伦随目看去,见到不少百姓陆陆续续从村子里走了出来,往南方而去。
直到此刻,他才发现粮价暴涨一事所产生出来惊人破坏力,别的地方他不知道,但蜀郡百姓因为李渊均分田地所产生向唐之心在在内外交困之下,已经烟消云散了,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吧?
眼看着村中百姓都走光了,继续留在这里也没丝毫意义了,杜正伦干脆就跟着百姓走了,他倒是想看这些人怎么过关。不过让杜正伦感到意外的是,百姓根本就没走山路,而是径直沿着官道往资阳城方向直走,一路上还遇到很多背井离乡的百姓,等他们到了距离资阳城还有十多里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杜正伦发现城下已经聚拢了不少人,看这架势,没有两万人也有一万五。连忙找到了之前那位老人,低声问道:“老丈,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使君?你怎么也跟来了?”老人十分不解的询问。
“我在蜀郡也活不下去了,便打算和你们一起前去泸川。”
“连你们读书人都混不下去了,嘿,活该那李唐王朝要亡!”老人看了他的丑脸一眼,笑着说道:“不过就你这长相,李唐王朝不用你是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杜正伦一脸幽怨的看着这名老人,虽然不是第一次有人拿他的长相开涮,但绝对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被一个普通老百姓拿来说事。这时又见到远处有几个精悍的中年男子快步朝这边走来,杜正伦干笑道:“原来诸位图谋大事,其志可嘉。我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丑汉,便不参与了,以免玷污诸位英雄的法眼,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