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兮非被赵如兰气的发疯,实在无法抚平心中的愤懑。他耿耿于怀,想着自己以前一心为她做事,尽心尽力,现在她居然如此对自己 !他越想越气,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气。因此,他开始了一系列的疯狂报复计划。
陆兮非首先向学校实名举报赵如兰学术不端、申报孔孟学者材料作假。
赵如兰得知消息后,非常震惊,她怎么也不会想到陆兮非居然真敢举报自己。赵如兰在办公室对陆兮非进行长时间的谩骂,称他是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家伙,枉费这么多年对他的信任和栽培。随后,她利用自己在学校的影响力,将事情摆平,学校对此并未追究。此后,赵如兰又联合学校政治处及人事处,认定陆兮非诬告并做出处分。
收到处分的通知,陆兮非彻底疯狂了。他向所里的同事和学校其他单位的同事发邮件,将赵如兰如何作假、如何联合学校有关部门打击报复的内幕发给他们。他还在学校公众场合张贴大字报、拉横幅控诉赵如兰的卑劣行径,企图在学校营造舆论。
此外,陆兮非将满腔地愤恨,转化成一个个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他的武器,每一句话都是他的军队,向赵如兰发起猛烈的攻击。一篇文章《实名举报:孔孟学者赵如兰涉嫌学术抄袭、孔孟学者申报材料造假、贿赂评审专家!》在博客上一发表,便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孔孟学者、造假、贿赂这几个关键词足够吸引眼球,学术界都炸开了锅。
陆兮非在文中指出,孔孟学者赵如兰在申报孔孟学者过程中,将专著内容拆分又在期刊发表属于学术重复发表。将已发表的中文期刊翻译成英文又在国外发表属于一稿多投。他声称自己搜索核对了赵如兰的所有论文,并基于学术查重系统,比对每一篇论文的抄袭出处,指出她是怎样通过张冠李戴、串改数据、改变文字表达等手段实现造假的目的。此外,他也提供赵如兰申报材料作假的证据。他指出,赵如兰将会议论文以及新闻通讯等文章都当作研究性论文作为申报材料。最后,他指出赵如兰在申报孔孟学者贿赂评审专家,并对其中几位专家点名并道出具体行贿数额。
赵如兰看到新闻,差点崩溃。
“陆兮非,陆兮非!不答应你的要求就狗急跳墙,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当初真是瞎了眼!”她气愤地自言自语骂道。
她给陆兮非打电话,本想让他赶紧撤回微博,准备答应他的要求,只要他承诺公开发表道歉并承认作了不实报道。
可是陆兮非根本不接她电话!
而媒体却蜂拥而至来到学校要采访赵如兰。赵如兰此时哪敢见媒体,躲在办公室不出来,让副所长挡住媒体,就说自己出差去了。
学校的领导也颇为头疼,虽然之前早已听说他们的纠纷,但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才会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学校立即组成危机公关小组,商讨如何应对赵如兰的危机。经商议,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对外声称是陆兮非因转编不成功、副教授没有评上,发泄不满,捏造事实,蓄意打击报复。同时,让赵如兰针对陆兮非报道的几个问题逐一解释。
随后赵如兰对陆兮非报道的几个问题向媒体逐一解释。她声称发表文章确实是书籍的内容,但该书籍是内部书籍,并未公开出版,发表的几篇文章都是她的研究成果,并无不妥。而她那几篇中文文章翻译成英文文章,对一些方法和论点做了改动,并提前与英文期刊杂志社做了说明,在学术规范中并不属于一稿多投。此外,说她的学术论文造假,更是不可理喻。哪一个作者写论文不参考文献,她只是借鉴,根本不算抄袭。至于申报材料作假,只能算作材料撰写不规范,况且那些也确实代表了她个人的成果。最后,诬陷贿赂专家更是无稽之谈。
在媒体上,赵如兰声泪俱下,告诉媒体自己是如何栽培陆兮非,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担任评价工作室的负责人,没想到他恩将仇报。就因为自己没有答应他的无理要求,他才蓄意打击报复。陆兮非甚至还逼自己写承诺书,强迫自己必须助他评上副教授和转编。
随后,赵如兰又向那几个被点名的“孔孟学者”道歉,并与他们商议,让他们在媒体上澄清并无行贿事实。那些被牵连的“孔孟学者”,肚子也是一团火,但是也很害怕,必须赶紧撇清关系,否则自身难保。
因此,他们纷纷在媒体上澄清,从未见过赵如兰,行贿更无从谈起。声称赵如兰成功当选是基于她的学术能力水平和学术地位做出的公正评价。他们告诉媒体自己之所以被牵连是陆兮非借用他们的名声来吸引媒体的眼球。
紧接着不久学校召开调查通报会。赵如兰没有参加。但是几十家媒体的记者早早就把会场前几排的座位占满。现场很快有人发现,一个身穿深色夹克、戴着口罩的男子坐在倒数第三排左侧的角落里。这个人正是举报人陆兮非。尽管已经足够低调,陆兮非的出现还是引起通报会组织者的警惕,他们临时决定把场地从学校会议室更换到隔壁宾馆。
学校新闻发言人解释,这并不是怕陆兮非说出什么,而是因为陆兮非总是“散布不实之词”,担心他在会上闹事,为了更顺畅地召开通报会,所以临时更改场地。
新闻发言人首先向媒体展示一张a4纸,上面的内容是《承诺助陆兮非评上副教授和转编的承诺书》。这份计划据称是陆兮非以赵如兰的口吻写成,并要求赵如兰在后面摁手印确认。
a4上写道:“从现在起,我向陆兮非作出如下保证……以后所有机会首先考虑给陆兮非,充分听取陆兮非的意见。”
发言人说道:“正是由于被拒绝后,陆兮非才开始采取疯狂的举报行动。一个下属这样要求他的领导,这合适吗?从这个《承诺书》,你们就可以知道这个事情最基本的性质,不是学术违规,不是学术造假,是道德沦丧的问题。堂堂的教授怎么能够容忍下属这样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