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严重,可以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第一气象灾害。
就从她近来看的史书记载,凡旱灾皆记载详细,主要就是因为其对农业收成造成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往往造成赤地千里、河流干涸,农作物轻则减产,重则绝收,继而出现大面积的饥荒。
他们兄妹都是穷苦吃食,说难听一点,以往祖辈都是地里刨食的,每一粒粮食有多么来之不易,没有比他们更清楚的了,那半夜饿肚子只有灌凉水的滋味这一辈子都忘不了,想到大片土地干涸,不知道多少家一年辛苦到头就指望地里这点产息的人,彻底没了指望,本该迎来夏收、秋收的大丰收转眼就什么都没了,真的难受。
这还没有见到,也没亲身感受到旱灾,可是她心疼粮食,心疼土地,只是听听就难受。
也许有出身环境的影响,也许是自古以来,我们的文人一直奉行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忧心。
刘青山讥讽了一下,也知道这样的情绪不应该对刘辰星来,他深吸了口气,道:“阿星,我不是针对你。”
刘辰星点头,道:“阿兄,我知道。”
刘青山负手看向眼前的荷塘,道:“长安情况尚可,但是京畿周边情况却不妙,夏收欠了,眼看八月到了就该秋收,又没有指望。你也知道,农家一年到头下来,交了税,能剩下的口粮也仅够过冬,到了来年开春,往往青黄不接,如今的情况……”
农家子最是清楚农家生活,话未说完,刘青山已经说不下去了。
刘青海已经十四岁了,也是半大小子,该懂事了。
再说也是一个读书人,一定的见识还是有的。
他牵着马,听到兄姐的对话,踌躇了一下道:“长安有太仓,听说每年都会从江淮地区运来大量粮食,京畿之地大旱,朝廷应该不会放任京畿周边的老百姓过不下去日子吧。”
闻言,看向小堂弟,十四岁的少年郎朝气勃勃,还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刘辰星想给予堂弟肯定的回答,但一想到沈仲夷今日来势汹汹的查案,不觉眉头一皱。
刘辰星却也不愿意太过杞人忧天,沉默了一下,还是对堂弟刘青海说道:“你阿兄都说了,长安乃天子脚下,京畿周边的城池乃皇城的防护地,朝廷不会坐视不管的。”
是的。
不管如何,朝廷不会不管。
哪怕拔出一些朝堂上的毒瘤,也总归会给天下一个交代。
压下心中好的念头,刘辰星笑道:“好了,我们还要在这站多久,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