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又问丞相:“那么修建什么土木可以让孤在史官笔下记上厚重的一笔,让子孙后代铭记感念呢?”
丞相说:“兴修水利、交通,还有园林、陵寝,在这些里面殿下可以选择一样。”
太子想了想就做了决定,“那就修水利好了,雁河两岸年年都在闹水灾,不如一次就把它给修好了,也省却年年赈灾。”
丞相一听都后悔跟太子提什么兴建土木的事了,不过他眼珠子一转,觉得这事还是可行的,只要这件事掌控在他手里别人插不进手就行,而且他还可以大赚一笔。
“这是为百姓着想的好事,肯定会留下千秋美名,殿下英明。”丞相赶紧拍马。
太子大袖一挥道:“那就让工部赶紧着手办,趁着现在还没到雨水丰沛的时候,丞相你好好监察此事,不要出现偷工减料、马虎应付的情况。”
对他来说就是几句话的事,可这需要大笔银子,国库因为连年的战争已经空虚,工部提出需要银子,太子就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反正这事必须要办成。
国库没有拨款,就只能在民间搜刮,让雁河两岸的百姓自己拿出银子,而且还需要他们出劳力,美其名曰这是在替他们自己修河堤,河堤修好了,他们才能安居乐业。
这导致雁河两岸本来就贫苦的百姓雪上加霜,生活更加艰难,吃不饱饭不说,连春耕的种子都买不起,误了春耕,难以想象明年又是什么情形。
即使是如此的境况,还要拉男丁去修河堤,为了保证工程进度,监工也是穷凶极恶,本来就吃不饱没力气的劳动力还要疲于奔命,被折磨死的大有人在。
在重重逼迫之下,很快百姓就自发组织起了反抗的队伍,跟那些监工和去搜刮银钱的官吏发生冲突因此时常有死伤的情况。
自然也有一腔热血又有能力的有志之士出来领导百姓,在雁河流域就出现了一股起义势力,他们劫富济贫,和当地官员对抗,很快就受到百姓拥戴,人数也在不停增加,势力逐渐扩大。
朝廷见情况不妙,赶紧派人镇压,太子立刻就想到了端木睿,这件事有危险性,而且责任重大,所以端木睿去最合适。
端木睿也就领命去了,他表面上在镇压,也是试探起义军的实力,暗地里却在秘密跟那起义军的领头接触,被他几番劝说游说,本来就没什么实力的起义军都愿意追随他,他也就把他们变成了自己势力的一部分,再加以培养引导,以后也可以在这雁河流域暗中形成一股力量。
至于修建河提一事,在他暗中调度下,从当地豪绅和官员家里搜罗出了一大笔银子,把这笔银子一部分补偿给当地穷苦百姓,让他们赶上春播,吃饱饭,吃饱了饭自然就可以有力气来干活,如此这般,修河堤这件事才算勉强完成。
再说到边关,苏婉言一直在军中帮助苏遂,义渠隆知道她逃进了苏遂的军营里,就集结了大批匈奴军队开始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苏婉言用自己的智谋一次次打败了义渠隆,她在军中备受将士们尊敬。
这天,军中突然有几个士兵上吐下泻,而且不到一刻钟就吐血身亡,在这过程中有更多人出现了症状。
苏婉言知道后,立刻前往诊治,发现他们都中毒了,中的是同一种毒。
情况非常危机,半个时辰不到已经死了五六个士兵,苏遂急得团团转,苏婉言也是满头满身的大汗,不只是因为要带着人配制解药,让她忙得马不停蹄,最重要的是她发现自己对这种毒没有破解之法,只能暂时压制住毒性,但能起多久的作用还不知道。
就在火烧眉毛的时候,突然在军营前出现一个中年女子,宣称自己能帮忙解毒。
这个时候了不能顾忌太多,苏婉言马上让人去把中年女子请进来,中年女子穿着一身道姑的装扮,自称是炼药女宗师,叫南宫秋倪。
苏婉言现在不关心她是谁,她的身份是什么,只要能解毒就好,她朝着南宫秋倪客气道:“宗师一看就是修为极高者,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为我们解这燃眉之急,话不多说,我带宗师去看看。”
南宫秋倪知道她着急,也没多说什么就跟着去了。
查看过之后,见南宫秋倪一脸平静,苏婉言有些忐忑地问她:“怎么样,此毒能解吗?”
南宫秋倪说:“将军放心吧,在你原先配制的药剂里加上几味就行了。”
她说了那几味药,苏婉言才恍然大悟,激动地说:“果然还是宗师厉害,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按照南宫秋倪的办法制了药剂给中毒的将士们吃了,将士们果然都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