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气层外,当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就太笨重了,随着目标速度的增加,他们需要扩散开的面积就要更大,这样,战斗部也需要更大,发射时候的燃料也就得更多,形成一个死循环。
如果用一个比较轻的弹头呢?哪怕是仅仅装备在现在射程二百公里的防空导弹上,弹头轻下来之后,射程也是会急速飙升的,毕竟弹头是它唯一的有效载荷啊。
这个弹头,要具备大气层外的轨道机动能力,同时,它放弃传统的战斗部,通过精确撞击来直接摧毁对方。
这些话,彻底地把眼前的专家们搞糊涂了,因为秦观还有最关键的没有说呢。
“这个弹头,将采用长波工作的单色前视红外线作为目标感测标定装置。我们用传统的方式,把它带到目标附近,然后用这种装置来帮助它最终实现精确的撞击。”
在对付弹道导弹的时候,用红外线是有好处的,因为弹道导弹的发射和下落,都是要经过大气层的,在高速之下,弹头将会被摩擦到有上千度的高温,可以轻松地用红外装置来捕获它,绝对比正常的制导方式要更加精确。
这样的弹头,不仅仅可以在大气层内工作,也可以在大气层外进行拦截,这就意味着,不仅仅在敌人的弹道导弹的下落段拦截,也可以在中段进行拦截!
弹道导弹的飞行,和普通的炮弹和类似,火箭点火,发射出去,在天空中转向,沿着一个弹道的航线飞行,整体可以划分成三段,点火过程的上升段,脱离开大气层之后飞行的中段,以及再入大气层的降落段。
在降落阶段的时候,弹头已经在目标附近了,哪怕是拦截成功,也容易给目标带来伤害,没有核爆,核弹头的放射性污染也够让人头大的了。
而在中段,在弹头还在外太空飞行的时候,就把它摧毁掉,显然是可以更好地保护好目标的,现在,秦观这样介绍完之后,大家的眼前都亮了。
没错,如果有这样的装备的话,那当然更好了,不过,这里面的难度,可是相当高的啊!
“我可以帮助大家找一些资料。”秦观说道:“这种拦截方式,技术难度大,可能需要有五年到十年的时间才能攻克,所以,我们也不能太操之过急,现在来说,还是完成利用现有装置进行近程导弹的拦截实验,这个也有现实意义。”
最近也没有什么乐趣了,把那些什么标准-3,什么td之类的东西资料,都交换过来,如果有设备的话,也可以捎带着把设备弄过来,交给专家们研究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