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9日。
汕美的莲花山火(核)电站一旁,核聚变研究所对于可控核聚变反应炉微型化研发工作,正式进入最后阶段。
黄明哲、董宽、魏风等人都在忙碌着这个微型化工作。
可控核聚变反应炉的微型化,并不是单纯将之前的金乌一型、金乌二型同比例缩小就可以。
因为微型化意味着同样的材料,性能在迅速下降,但是核聚变反应的温度和释放能量的密度,并没有减少。
这种情况下,必然不能使用之前的材料,只能等待新材料的研发,获得合适的新材料,才可能完成可控核聚变的微型化。
之前黄明哲已经完成了核聚变反应炉微型化的设计工作,但是一直没有研发出适合的材料。
最近随着大量新人类的增加,思维材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数量大幅度增加,这又促进了科研力量的提升。
在上一个月思维材料研究所完成了所有材料的研发,因此可控核聚变反应炉微型化——金乌四型的研发工作,便进入最后的研发阶段。
实验室里面。
一台和中型电冰箱差不多大小的设备,正静静地陈列在实验室中间,这就是金乌四型可控核聚变反应炉。
高度为2.1米,长度为1.1米,宽度为0.95米,重量为644千克。
考虑到金乌四型用移动式工具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用于大型卫星、战车、小型船只、临时营地、小型地下基地、应急供电车等等。
因此金乌四型的整体设计风格是一体化,整体只有核燃料罐口、反应废料罐口、调压式输电口。
自动机器人将一罐[DD(核燃料)]的核燃料罐插入核燃料口中,核燃料罐样子比一般的喷雾杀虫剂瓶大一圈,里面储备着5千克重氢核燃料。
董宽拿起对讲机吩咐道:“启动反应炉,第一次试运行开始。”
“收到。”
研究员拿起遥控器,按下核反应启动键。
一阵轻微的嗡鸣之后,代表着反应炉核聚变自持完成的绿灯亮起。
然后一台自动机器人将一条电缆接入调压输电口中,研究员调好电压,按下了输电开关之后。
黄明哲便看到了检测设备反馈回来的数据,最大功率维持在[25.3千瓦时/秒]的水平上。
相当于年发电量在8亿千瓦时。
目前可控核聚变的核燃料,1千克可以产生15亿千瓦时能量左右,整体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转化效率为68%左右。
意味着5千克核燃料可以自持6年时间。
但是实际上不止,因为核聚变反应会产生超重氢和氦三,金乌四型会自己将这些超重氢和氦三重新注入核聚变反应之中,这样就会变相提升核聚变反应炉自持时间。
估计5千克核燃料可以让金乌四型自持7年时间,这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运转的时间。
而实际上核聚变反应炉不可能日夜不休的运行,一来核聚变反应炉可能过劳死,二来机器也不可能不停歇。
比如安装在凤凰伽马射线激光卫星上,总不能不断开启激光器。
另外金乌四型还设计了一个变种型号,专门为伽马射线激光器设计的,因为激光器需要短时间爆发。
因此金乌四型—B可以进行超频输电,瞬间将能量输出功率提升上百倍。
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核燃料消耗量会极速上升,在超频功率下,5千克核燃料最多支撑25.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