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五六分钟,b112缓缓驶来。
和早上还有空位不同,下班时间的人流量要高多了,还好,没到被推上车挤扁的程度。
刷卡上车,钻过缝隙往里走,寻了个空位扶稳站好,摇摇晃晃停停走走四十分钟,到车坡
t下车,上天桥走大路穿小巷,总算到了村口。
比起早上的匆匆而行,白天的空空荡荡,此时的城中村才是凸显活力的时候。
在这里,从村口大街开始,数不清的各式小店一路蔓延到不见天日的曲折小巷,店门口闪烁的霓虹和灯箱也成了大家识路的标志,霓虹顶上便是一束束毫无规划的电线。
在这里,所有的房子普遍在五六层高,不时还有一栋栋正在修建的新楼,放不下的建筑材料占据了一部分通道,使得狭窄的小道更加难走,通行的人们只能小心翼翼地绕过几堆砂石前进,虽然伴随着几声抱怨,但他们都早已经习惯。
在这里,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做的是什么行当,一楼的房间永远被改造成门店,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相互依存。
在这里,无论是理发还是吃饭,买菜买水果又或买奶茶,也不需要店家吆喝,每家店都不会缺少光顾的顾客,店老板也趁着下班的高峰期,卖力地挣着一天里最有可能挣到的利润。
在这里,不管你白天是在甲a级写字楼里人模人样,还是在工地上灰头土脸地挥洒汗水,又或者背着资料在街头奔波,到了晚上,大家都是寄居在城中村的一员,谁也不比谁高贵。
甚至,没有人会在乎你的穿着颜色,看多了西装与汗衫共存,高跟与拖鞋共舞,任谁多住几天也会视若无睹,
顶多看见美女会多赏几眼,但这种概率不亚于中一注双色球三等奖,因为绝大多数的美女自有去处,出现在这里的,多半只能算有几分姿色而已,或者极少数还坚持着靠自己的理想者,但也被风霜遮住了颜色。
在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离开,也会有更多人进来。
在这里,沈跃住了四年,至于什么时候才能搬离这里,他不知道,
更不知道他是会像自己住的房子的上一个租客那样,因为贷款买了郊区一套小户型而搬走,还是会像对门六零一的那对情侣一样,因回老家而离开。
此时精疲力尽的沈跃只知道,他肚子饿了,于是在村口顺便买了个黄焖鸡米饭打包。
不打包不行,虽然他也很想蹭蹭冷气,但吃饭的人太多,根本就没地方坐。
加上等餐的时间,回到家里已经是七点二十。
从出门到进门,将近十二个小时,
真是充实的一天!嗯,每一天!
……
今天晚上有点微风,沈跃直接把门敞开,使门口和阳台形成对流,一股凉风很快带走房间里的热气,顺便送来无数只蚊子。
点上一支蚊香放在脚边,聊胜于无。
又把电脑拿出来打开,沈跃才坐下来吃饭,掰开一次性筷子的时候,还不自觉地扭头看了一眼外面,隔壁似乎没有动静,李文丽应该还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