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报捷(1 / 2)

在叶宰的刻意结交下,曹文诏给予了热情的回应。如此,两人便有了点恋奸情热的意思。

因为都视东虏为眼中钉,他们的话题不可避免的都捎带着东虏。

曹文诏出身辽军,是抗虏的第一线,故着重给叶宰介绍了东虏军队的编制、战法、后勤供应等等。

“东虏军力共十个部分,满八旗及蒙古左右二营。如遇野战,便拿末将玉田之战来讲,先被蒙二营轻骑冲阵,待吸引我注意后,至箭弩射程前绕开正面分向两翼,以软弓骑射起牵制骚扰之用;

第二阵,刀盾兵,虏若见我有火器,便会让包衣推出楯车。至弓箭射程内,满死兵下马,用步弓强射,接着殊死冲阵,后再接长矛兵,红甲、白甲,最后为督战的巴牙喇。巴牙喇必要时也会投入战斗。

我大明的军队与其野战,大多顶不过第二阵。好多……甚至第一阵没过便会溃散!”

曹文诏忧郁地叹口气,没有再往下说。

虽然是叹气,叶宰却能听出他话中的孤傲之气,赶紧恭维了两句,也自深思起来。

说实话,曹文诏的介绍叶宰听得稀里糊涂的。什么死兵、楯车、红白甲、巴牙……叶宰通通没有概念。

不过总算他来自后世,善于归纳总结,思忖片刻便提炼出两条规律:

一,蒙古骑兵骑术好,但战斗精神不强;

二,后金骑兵类似后世的机械化部队,主要战斗方式是下马步战,将马做为战场转移和胜利后扩大战果的工具。

就是还有个问题让他更加困扰,不问出来心里有点痒痒的,“曹将军,你说东虏有十部军力,分满八旗与蒙古二营。可我怎么听说,东虏分做二十四个部份,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

曹文诏登时眼睛睁大,不可思议道:“叶兵备是哪里听到的?蒙古自老奴起便只有两营,而汉人……”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嘲弄之色,不屑道:“这些汉奸哪儿有单独成军的资格!他们被当作包衣奴才分散在八旗当中,主子还是满人。”

“是么?呵呵,可能以讹传讹,我听岔了。”叶宰讪讪一笑,同时暗想:到底是我后世历史学得不过关,还是现在的历史进程没到那步?

曹文诏见叶宰推脱便不再追问,转而咬牙切齿骂起投降东虏的汉奸来,仿佛这些人与他有不共戴天的大仇,恨不得立马提刀杀之而后快。

叶宰一边附和,一边却转着脑筋想找回场子,否则被曹文诏看轻了,这朋友也做不长久。

很快他有了主意。趁曹文诏说话的间隙,强行接过话头,以高屋建瓴的目光大谈东虏的正治、经济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东虏的八旗制度本质上是奴隶军功制,故团结敢战。”

“东虏人少地少,产出有限,不足以养活其日益滋生的野心,所以他们要入关抢掠。”

“只要我大萌不乱,严控输出物资和工匠人才,东虏只会逐渐凋敝。”

“火器是日后的主流,不可不重视。”

曹文诏:“……”

他看着叶宰上下翻飞的嘴皮,脑子里晕乎乎的,仿佛被开了一道门又什么也没抓住。不过,他对叶宰的印象却大为改观。

起初他只想来认识一下这个给自己使眼色的文官,接着被文官如沐春风般的势态打动,遂起了结交之心。

此时再听到叶宰的分析,虽然听不甚懂,但感觉其胸有大才,不由深深为其指点江山的风度所折服。

既然把叶宰当成了自己的同道人,曹文诏便拉着叶宰主动溶入武将一方,为他介绍其他将领。

其实曹文诏生性孤傲,在武将里的好友不过小猫三两只,但叶宰已经很满意了。

平时根本没这机会!

因为不是他自己系统的,另外的武将文官泾渭分明,互相看不起却又相互依存。

文官巴不得武人就是个莽汉,做一个听话的杀戮机器就行了,最好还少吃点粮;武将暗地里也看不起纸上谈兵的文官,嫌他们瞎指挥,一旦作战便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

……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