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直接递到赵元昌案头的,自然被毫不留情地罢免论罪。
进入二月,总算有人想到了董成林,在一种十分诡异的默契之下,枢密院副都承旨艾思康外放为盐州知州,而董成林被调到枢密院担任副都承旨。
这么一个重要的调动,没有引起多大关注,很不寻常。
不过相比于紧接而来的事情,没引起关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随着推举陈佑领兵南征的言论越来越盛,李明卿终于忍不住安排人开始弹劾陈佑了。【1】
不管怎样,先让陈佑从这个漩涡里跳出来再说。
然而,他这边才刚刚动手,就被赵元昌找过去单独奏对。
二月八日,以太子詹事、河南府少尹陈佑同知枢密院事,罢河南府少尹之职。以枢密副使王朴为西京留守,同知枢密院事陈佑副之,许王朴便宜行事。
一时间,李明卿陈佑翁婿二人同知枢府,如此佳话顿时压倒一切成为时人议论的焦点。
紧接着,这段时间响应吴峦最积极的一个外镇节度使被罢免,殿前司某都指挥使被踢出京城接手该镇。
再之后,以枢密副使李明卿为北面行营都部署,驻所为太原府;令三司使黄世俊巡视大名、博州、德州等地。
让李明卿去太原府,为得是稳定河北三镇,而黄世俊则是受命看顾原本的魏博之地。
河北是李明卿,河南有王朴、陈佑,大名安排了黄世俊,赵元昌强势压下所有反对声音,决意亲征。
赵元昌现在需要一场胜利,来重新梳理中外军将。
其实有时候一次大的失败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比如宋初的高梁河之战,或者是明时的土木堡之变。
不过都是天下一统之后才能经得起如此大败。现在周国只是据有中原以及巴蜀,若真的来一次伤筋动骨的失败,国内各处将领就不说了,北边的燕辽,南边的宋沈,绝对不介意将中原之地收入囊中。
二月中旬,在苏凤羽的带领下,武学院一干师生启程前往江陵。
吴峦等人一直关注着,在他们离开的当天就得到了消息。
苏凤羽一行没有遭遇截杀,而且有军士护送,连盗贼都没遇到过,一路平平安安地抵达江陵。
二月二十三日,周帝赵元昌车驾离开汴梁南下江陵,政事堂诸相一路跟随。枢密院这边,两个副使在外,一个副使告病,就只有枢密使吴峦并两名同知随行。
在此之前,先期部署在边州的军队就开始朝预定地点调动。
天子出巡这般大事,瞒是瞒不住,周国也没打算再继续隐瞒下去。
三月十一日,车驾过泌州,赵元昌下诏进攻,战争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