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知晓这一点的库尔巴洛夫对于马拉申科的命令自然会是照办。
只是重型坦克拿来防守这事儿确实值得推敲,部队怎么摆、留不留预备队、留多少预备队都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之前在库尔斯克虽然打过防守战役,但是那时候的情况却又与现在是完全不同。
不但整体的兵力编制比那时候庞大的多,就连至关重要的技术装备也是齐刷刷地全部换了一茬。再用过去的战术打今天这场仗似乎就有点不大合适,稳妥起见的库尔巴洛夫,希望能从马拉申科这儿得到更加准确的细致化命令。
“呃,这个嘛......”
没有政委同志在,指挥和战术上的事儿全都需要由马拉申科一人拍板做主。
参谋长同志固然能力出色、有不错的办事效率,但和政委同志的独当一面比起来真的还是相错甚远、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内心清楚知道着这一点的马拉申科明白,现在是自己站出来独当一面的时候、不论主观上愿不愿意都必须这么去做,就算困难临头也必须得去赶鸭子硬上架、没有失败或者退怯的理由。
“这样吧,你的一团留作预备队,最精锐的部队必须留到最关键的时刻再拿出来用。我们师强调高度的机动性和机械化水平,步兵那边没有多少趁手的反坦克炮可用。阵地反坦克的任务就交给二团和三团处理,不过你万万不能因为让你暂时歇着就掉以轻心。”
“恰恰相反,一旦德国佬出现颓势或者是我需要让你进攻的时候,你的一团必须拿出全部的力量给我压上去。能把德国佬干多惨就多惨,绝不要手下留情,部队暂时先放在阵地的左翼靠后位置,右翼的相同位置我会让近卫第四坦克旅协防,到时候你们就得配合作战。”
马拉申科几乎是没怎么犹豫便给出了答案,这是一个没有太大的新意但却稳中求胜、靠实力说话的稳妥战术。
按照德国佬的一贯尿性,马拉申科估计在正面强攻中吃瘪的这帮德棍,必然会尝试进行迂回包抄、切断后路的包围战术,前提是这帮德国佬真的想要一口气把自己全部吃掉的话。
在阵地两翼部署高机动性、重甲重火力的重型坦克部队,可以有效遏制住德国佬装甲部队的兵锋矛头,保障阵地左右的侧翼安全。
除此以外,马拉申科还得考虑到德国佬一旦放弃进攻、开始跑路,自己手头的所有坦克部队必须以最快的机动速度一口气全部压上、快速展开追击。一字长蛇阵的行军队列此时是兵家大忌,在这种时候必须要绝对避免。
基于严密防守和便于展开追击的双重考虑之下,马拉申科最终下定决心、执行此项命令。
可能这战术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地没啥新意,但胜就胜在马拉申科手中的兵力和技术装备绝对够强,完全有和当面之敌的德国佬死磕一战的本钱。
只有靠硬实力说话的时候往往才不需要什么高端的指挥艺术,后世打遍天下的美国佬不都说了吗?要是脑子能杀死大象,那还要猎枪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