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斯笑笑,没有说话。
不是每一个都像是莱曼那样的怪胎,对最擅长运作奖项的米拉麦克斯不屑一顾,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
丽贝卡-米勒一听科里斯代表的米拉麦克斯愿意帮助她的电影冲击奥斯卡,连影片的收益划分方面都格外的让步。
不仅只象征性的收取了80万美元作为发行版权的买断费,还答应放弃线下的渠道利益,只要票房收益的百分之30。
“我们真的把这部电影作为今年的奥斯卡备选进行运作吗?”科里斯好奇的问道,因为他感觉哈维-韦恩斯坦不像是那么轻易就做出决定的人。
以往,哪次不是从好几十部电影中挑选出几部种子选手运作,哪有开年初,没经过对比就确认的。
科里斯猜的没错。
只见哈维-韦恩斯坦抿了抿嘴角,说出的话一如既往的无耻,“当然不,那部影片没什么运作价值,放弃掉。”
口头协定这东西,米拉麦克斯从不遵守,更何况,影片确实没什么运作价值。
倒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因为题材特殊、立意深远,确实是难得的佳作。而且它作为一部非英语片,虽然有些制约发行市场上面的观众接受程度,但这种劣势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势,比如说,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正如哈维一开始就上心时候的想法一样,他第一眼就觉得《三傻大闹宝莱坞》在这上面的优势独一无二。
在圣丹斯电影节上率先面世,受到了观众、影评人乃至官方评委的一致好评,由法国制作方投资运作,演员阵容全部来自印度当地,但制作阵容又大部分是法国血统,是同属于一个文化圈子里的“邻居”。
这就使得《三傻大闹宝莱坞》在奥斯卡上面的公关宣传肯定是极为吃香,学院评委那群老头子食古不化的很,且本身过于迂腐,这么多年来的交道,早就让哈维-韦恩斯坦摸透了他们的套路和脾气。
看到这样一部黑皮白心的电影,还能不给票?
信不信,把一部剧情故事更加曲折的电影摆在那群人的面前,也确实比《三傻大闹宝莱坞》更对胃口,他们也能毫不犹豫,瞎着眼睛投给《三傻》。
这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哈维都能利用这方面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他就是奥斯卡之王!
不得不说,经过这些年的运营,正如哈维所说的那样,奥斯卡总是在政治平衡、各方博弈、和相对的公正之间找到最好的那个点。
在这套纸面下的运行规则里,真正出色的影片或许不存在拿不到提名的可能性发生,但最终的赢家常常出乎意料倒是非常正常。
而米拉麦克斯之所以能屡屡在奥斯卡上有所斩获,并不是哈维这个人有多么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是除了积攒下来的人脉以外,吃透了那些评委会成员的胃口。
想想看,总能献上一道政治正确、三观接近评委且立意不错的美味佳肴上来,这谁能顶得住——说白了,这个人在奥斯卡上面的数据对比做的最好、最强,甚至,他看过一遍电影,就能大约的估算出这样的一部作品能在那一千多名的评委中能争取到多少支持者,又有多少提名和得奖的希望。
再者取舍方面要做好。
不能贪心,不能妄想着彻底掌控奥斯卡。
这也是哈维-韦恩斯坦做的最好的地方,他从不过分的逾越。
就算明白自己在奥斯卡上面的影响力很大,也从不真正的替评委们评选。
有时候,自己做选择,和别人帮你做选择,这两者之间的控制总有人做不好。
但,这不存在于哈维。
他总是懂事,既能伺候好那些“老爷”,讨得大家的欢心,又不肆意。
“帮我去约见罗伯特-雷福德,就今天晚上。”
“好的,先生。”
科里斯知道,自家的上司又要出手了。
不然也不会在这种时候,主动的约见圣丹斯电影节的话事人。
就是不知道,米拉麦克斯能满足那位的胃口吗?毕竟欧罗巴影业要是没为《三傻大闹宝莱坞》做出一定的冲奖措施,他是不信的。
眼见科里斯恭敬的告退,身影彻底消失,哈维-韦恩斯坦才默默的把雪茄熄灭,放回盒子里。
他的眼神虚幻,似是想到了莱曼的那张让人作呕的脸。
哼,就让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见识一下,米拉麦克斯所拥有的力量。
哈维这样想着,眼神逐渐凶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