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得到消息,立马与一众大臣登上城楼,看着远处的长江,似乎被震慑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脸色极度的难看。
“这就是岭南的海龙军吗?”李煜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大臣们却顾及不到这些了。
作为南方大国,自然清楚水师的厉害,也晓得它的重要性。
“回禀陛下,这天底下,能如此多的船舰,也只能是岭南的海龙军了!”
韩熙载与他人不一样,虽然被震惊到,但却没有被吓到,他镇定地说道:
“船只又不是战马,上不了岸来作战,所以,唯一可虑的,是船上的兵卒,其与之前上岸水师相加,虽然也有三四万人,但兵法云,十则围之,伪国连倍之都没有,谈何攻城?”
“韩卿家所言甚是!”李煜宽慰地笑道:“水师并非步卒,攻城无望,只是攀附高强的民夫罢了,不值一提!”
皇帝与兵部尚书的话,让中底层的官吏们安心下来,至于高级官员们心中,自然清楚,拥有天雷武器与猛火油的队伍,到底有多可怕。
不过,他们当官到这地步,自然不是白痴,不会说出口来,更不会拆皇帝的台,反而一个个认可点头,附和着。
“陛下,臣听闻,伪国有一射声司,专于潜伏埋伏,到了军队攻城时,就大肆的闹事,夺门,臣请陛下轮换守城禁军,再严守城门,进行宵禁,百姓不得随意出入。”
这时,右仆射、枢密院使殷崇义,出声发言,对于军事这件事,他倒是有些发言权,倒不至于让韩熙载一个人抢个风头。
“此言乃是一等一的良言!”李煜很诧异,但从谏如流,很快就顺从了,有利于防守,他很喜欢。
此言一出,官吏队伍中的些许人,脸色骤变,但很快就恢复如初了。
其他官员们惊诧地看了一眼殷崇义,一介文士,竟然还有这等意识,着实令人意外。
发言后,存在感有了,殷崇义就不再言语。
要说文采,殷崇义此人倒是一等一的,南唐国诏书、敕令及外交文书,大多出于其手。
当时,他奉旨撰写《扬州孝先碑记》,其文一出,朝野传抄,广为流传。后来,周世宗伐南唐,在扬州孝先寺得阅殷崇义所撰《扬州孝先碑记》,亦对其文采赞叹不已。
但若论倒霉,他也是一等一的。
当时赵匡胤黄袍加身,改国号曰“宋”,改元“建隆”。
南唐派遣殷崇义出使宋都汴梁,遇到赵匡胤之弟赵光义,赵光义责问道:“不知我宣庙讳耶?”其时南唐已臣属于宋,殷崇义为避宋宣祖(赵弘殷)讳,遂改姓为“商”,殷商、殷商,两者一体。
赵匡胤是武夫,不太讲究这个,又是外臣,所以殷崇义就没改成,
后来,北宋统一天下,他因名中有“义”字,犯宋太宗赵光义的讳,不只是姓,连名都要改,成了“汤悦”了。
皇权害死人啊!
哪里向李嘉,为了方便百姓,特意给自己的嘉加个木字旁,硬生生的造个字。
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