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拧着眉头,道:“朕此举不是饮鸩止渴,而是权衡之计~!诸卿可能都忘了,算算日子,一个月之内,先前南下的船队应该就会满载而归,到时候凭借船队带回的这些粮食,大唐各地将不再缺粮~!”
众大臣心里一惊,他们还真把这茬给忘了~!
“可是陛下……”
房玄龄想了想,终究觉得靠一个收获未知的船队是不靠谱的,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要反驳,李二却大手一挥,打断道:
“房爱卿无需多言,朕意已决,与其多征收粮草、引起各地饥荒、朝廷再拨粮,不如留利于民,省的前后折腾造成大量糜耗~!”
就这样,李二一锤定音,今年各州县征税比例一律下调两成,消息传出,举国欢腾。
…………………
“哦~?减免两成赋税~?陛下这是怎么想的~?”
身在炎黄书院的李泽轩,在当天下午就收到了消息,跟房玄龄一样,他也觉得李二此举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土地税制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后才废止,由此可见统治集团对于土地赋税的依赖是有多么深,以大唐现在的经济水平,一下子减免两成土地赋税,这是在割肉玩儿火啊~!
李二到底有什么底气敢这么玩儿呢~?
“这……马某也猜不出陛下的用意了~!不过此举也算是可以缓解百姓的燃眉之急了,就是对于各地州府的承灾能力是个考验啊~!”
马周坐在李泽轩的对面,闻言沉吟道。
“算了,不想了~!对了马兄,工坊扩建的怎么样了~?”
想了半晌,李泽轩也没想出什么名堂,他忽然想起工坊新场地的事情,于是问道。
之前为了扩大规模,李泽轩本来打算将工坊也迁到梅村这边的,但前期因为筹建书院,资金紧张,李泽轩就让福伯暂停了这项计划,后来神仙镜以及琉璃器皿的推出,让李泽轩赚了个金盆满钵,资金危机迅速得到了缓解,工坊扩建搬迁计划这才得以重新启动,马周跟福伯这几个月也是在为这件事忙碌奔波。
“爵爷,新工坊的场地已经全部安排好了,是按照您的意思,建在河边的~!现在里面基本上已经置办妥当了,随时可以开工生产~!”
马周笑着答道。
“嗯~!”
李泽轩点了点头,心中稍安,他这几个月太过忙碌,肯定做不到面面俱到,幸运的是,他身边的这些人,很多时候都能独当一面。
“既如此,那马兄今后就受累了,跟书院这边的事情你可都得兼顾着啊~!”
李泽轩感慨道。
马周无奈苦笑道:“爵爷,马某之前跟你说过啊~!我可不是当先生的料,可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