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家小姑娘自己不乐意,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穆俊辉倒是对那日看到的小姑娘高看一眼。
这天下能抗拒汉阳公主府权势诱惑的人应该不多。
看着他娘,眉目间颇多寂寥。
大嫂进门以后,母亲就让大嫂去南边跟大哥团聚去了,前些日子传回消息大嫂有孕,母亲又把身边的老人丁妈妈指派了过去伺候大嫂。
心里一软:“小姑娘估计是还小,不知道跟着娘的益处,儿去找她家人说说。”
进了公主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说对他父兄的好处,只以后小姑娘的婚嫁,就不用再在乡下土地主里去找,怎么也得五品以上京官里去找。
大公主摇摇头:“不用了,明珠说的应该就是她曾祖父的意思。”
穆俊辉略想想就想明白了。
她娘这些日子天天把小姑娘叫了来作陪,客院里还闹得那么多动静,她家人应该已经知道他娘的意思了。
就是不知道,按常理也该上赶着来巴结了。
袁家的人一点动作也没有,临近午膳时候还把小姑娘带走,刚刚见到他也是不卑不亢的还礼。
应该是真如娘说的那样,人家不乐意。
穆俊辉知道他娘,上赶着的看不上,不是心甘情愿的又认为强扭的瓜不甜。
不一会午膳就传了上来。
穆俊辉一边吃着一边想着去捉条小狗来给她娘养着解闷。
袁明珠跟着袁弘德回到客院,一进屋就拽着她大哥的胳膊:“真的吗?真的吗?大哥和二哥可以去国子监读书?”
到底还是年轻,再是沉稳定力也有限,尤其是在这么一件大喜事跟前。
“真的。”
袁伯驹两个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本朝初建,朝廷缺少人才,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之时。
而且入学把关严格,吏治清明,还没泛滥到花钱就能上的地步。
尤其还有一个好处,国子监施行“历事制”,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
也就是去各个衙门里实习,学着做官,学着处理衙门里的事务。
只要进了国子监,就是预备役官员了,等于半只脚踏入官途。
跟现代那一世高考没扩招之前的大学生似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只要你过了桥没被挤下去,进了大学的校门,铁饭碗就妥了。
袁明珠后悔道:“早知道该把三哥和四哥也带来。”
贪心不足的小模样让人哭笑不得。
袁弘德:“如此已是皇恩浩荡,做人不可如此贪心。”
袁明珠点头:“我不是贪心,我是觉得三哥和四哥考试忒费劲,不如大哥和二哥学业好,让他们进国子监才算不浪费名额。”
袁伯驹和袁仲驹两个不知道是该为小妹看得自己高兴,还是给为她的偏心眼伤心。
“浪费就浪费了吧,大哥你们也不可就此放松,借着在国子监读书的机会好好上进,争取在科举上更进一步。”
袁弘德:“你们小妹说的对。”
科举才是正途。
这种恩生,就好比同进士,以后总是要受人诟病。
总不如正经科举入仕的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