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古看看汤寓冉“请县令录下口供,再敢到我宅子胡搅蛮缠,莫怪老夫徒儿们将你们当场打死。”
汤县令对芙蓉侯抱抱拳“千岁,还不慌,叫他继续跪着,咱继续拉家常。他们并没有说完,事儿多着呢。本县早就调查很久了,只是抓不到尾巴,今儿恰好趁着千岁的威风,将一桩桩案子全部审清。来,李主薄录口供。”
主薄李穆笑笑“大哥,刚才我就录好了这一桩,就看下面怎么说吧。”
漆雕古哈哈大笑“难怪县令看他们一直跪着也不说话,原来好多事憋着呢。妙,妙,今儿我算是撞到知音了。还继续咱们的家常。”
汤寓冉也笑道“扯筋怪么,人家办事表面上都是振振有词的,哪儿哪儿都有理。好,说到俺娘准备做生意,继续向千岁禀报。”
凤春枚最终决定,做一个秤砣粑作坊,雇请农村闲置劳力磨或者舂,自己带一个学徒去销售。人家饭肆、酒肆自己不会做吗?自己做成本还低,凭啥要咱的?选择这个行业的理由有三条。
第一是咱们弄到手的糯米和粘米价格低。咱农村自己田里就产糯米和粘米,每家每户扛过来,按照大商户收购价格,略微高一点点就行。而城中饭肆、酒肆的糯米和粘米是从米商处得到的,这中间每斤至少相差一文钱。
第二咱们成立作坊,专业加工这一个品种的食材,肯定做得精,饭肆酒肆拿到手,直接上笼蒸就能卖钱。他们可以腾出时间专门做好自己的饭菜,少占人手,肯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第三咱们农村多的是闲散劳力,工钱虽然少于城里很多,但大家守在家里挣钱,何乐而不为呢?总比天天闲着嚼舌根、说闲话有意思的多。这样当老板的当然也好赚钱,乡亲们也挣到了钱,越来越亲近。
凤春枚想的怪美,秤砣粑怎么个做法呢?
这就将她看错了,农村几乎家家都会做,只不过都是逢年过节才做一点来吃。而饭肆、酒肆却天天要卖。制作方法谁都会,无非是三道主要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磨浆,用碾细的上好糯米和粘米各半和匀,洗去糠屑,以清水泡透,再用软质的石磨米粉磨成很细的米浆。
第二道工序是制团,先用簸箕澄米浆,用细布包帕覆盖,包帕上放灶膛里的干净冷灰,吸出米浆中多余的水分。去掉包帕和灰,揉成米团。
第三道工序蒸粑,不论磨的还是舂的米团,经过充分揉搓,揉出糯性之后,就可做成秤砣模样,上甑开蒸。因为模样像秤砣,故名“秤砣粑”。
用石磨磨出的米浆做成的“秤砣粑”,吃起来细腻软和。用石碓舂成米粉做成的“秤砣粑”,吃起来粗而且有香味。同时,调整糯米和粘米的配料比例,还可改变“秤砣耙”的糯性和软和程度。
“秤砣粑”有空心和包馅的。空心的只有下面做一空孔。比较讲究的“秤砣耙”都是包馅的。包馅的花样很多,绿豆拌糖、黄豆炒香磨粉、芝麻拌糖、腊肉、香肠等。包心不同,口味也各异。
清明前后,香蒿吐叶,这时若摘些嫩香蒿叶煮熟漂净,和着米粉一起舂碎,做出“蒿子粑”,吃了清心明目,别是一番滋味。
刚刚蒸好开锅的“秤砣粑”,看去深润光亮,像乳白的琥珀、半透明的白玉。趁热吃,糯、软、甜、香,别具风味。
凤春枚又叫三位堂嫂配合自己,在家一连做了三天秤砣粑,将其中的具体工序又进行了调整和细化。
专人磨粉。用两盘磨不停的磨米粉,磨到不能再细为止。
专人洗糠。一个人顾着两盘磨。
专人磨浆。用两盘软磨将米浆磨得不能再细为止。
专人滤水。也叫一个人顾着两盘磨。
专人揉团。揉到糯之又糯,做到最佳状态。需要两个人。
专人制馅。一个人负责。
专人包粑。两个人负责。
这样下来,是七道工序,连带做饭的,需要十二个人。坊主带一个伴当销售,又是两个人。整个下来是十四个人。
这么多人忙活,该怎么让大家伙挣到钱呢?坊主的利润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