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朕每次召见列位一次,故人就要少几个,朕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哀伤。如今不是朝堂之上,朕也不用那么一板一眼,朕只想和你们说些掏心肺的话。你们的年轻,多数和朕差不多,朕从小就和你们一起长大,尤其是朕国公,朕大你三岁,天定三年,先帝垂危的时候,拉着你父亲林肃敏公,还有辅国公青文正公的手,对着朕说,日后能安虞家天下,非此二人不可。”
皇帝说到这里,看了看辅国公继续说“后来二妃摄政,林肃敏公亲自将你送到宫中,委屈你这位公子,当朕的侍卫长。而青文正公几次劝说孝懿太后,才没有让吴氏封王,坏了高皇帝的规矩。这两位国公,开国为首,护国第一,是朕的左膀右臂。”
在场国公不说话,这虞朝建国的功臣,除了汪先生,韩白之外,就是七星将苏林周青赵傅张,其中赵捷轩在怀化大败之中,为了保护高皇帝,战死沙场,其他六位都分了国公。
这论功劳,最大的就是襄国公苏武穆公,然后才是林肃敏公,因为苏武穆公站在孝懿太后那边,皇帝自然不会将他列在前面了。
皇帝再次看着卫国公和穆国公,对着他们说“傅忠武公,周忠靖公在弘道年间病逝,后来有劳你们二位,劝说孝懿太后还政。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们的功劳,别人不知道,朕心中十分清楚。”
皇帝说到这里,咳嗽几声,再次说“这一次朕和你们说这些,只是朕已经老了,难以支撑这社稷江山,朕希望你们能够像扶持朕那样,扶持新的圣人。”
诸位国公跪在地上,大声说道“臣等一定竭尽全力,辅助圣人的。”
“朕知道你们很多人,和九位皇子之间都沾亲带故,你们有自己的打算,朕不也不准备怪你们,只是希望你们能够明白,这天下是公器,唯有有德之人才能居之,若是你们想要以私欲而害公器,迟早会惹出祸端来。”
诸位国公还是说着不敢,皇帝训示了一番,让他们无须多礼,对着他们说“朕想问你们几件事,还希望你们能够诚实地回答朕,今天说的话,只有我们二十三人知道,其他人绝不会知道。”
皇帝说完,让九思等人出去,等人都退下之后,皇帝对着他们说“你们认为太子是否是一个坚固可托之人?”
这些和皇子有联姻的国公自然不好开口,皇帝看了一下贞国公,襄国公这三个自己的大舅子。
安国公是因为自己父亲在朝中当大司农,才袭了这安国公的位置。他和平国公一样,在这里面都算小辈,皇帝自然不会询问他的意见。
“启禀圣人,臣认为,太子昏庸,守成尚不足,实在难堪大任。”贞国公李星原早就被自己弟弟说通了,一心支持四皇子,自然不愿意太子当皇帝。
襄国公见贞国公开口了,才开口说“太子无能,如今天下纷扰,不可以轻易托付神器。如今九位皇子手中皆有重兵,若是太子即位,恐怕难以活过元年。”
襄国公这话语气就重了很多,皇帝听了之后,沉思了很久,看着众位国公说“列位的意思是,太子不可以重立?”
定国公一向谨慎,听皇帝的话似乎有怒意,于是开口说“圣人,且看这一次太子监国如何?若是没有什么大错,那太子就是可佐之人。历代也有平庸之主,只要有贤臣进用,奸邪退位。一样海内升平,天下大治。”
几个国公心想这定国公不愧是谨言慎行,这话说的倒是没有什么毛病。太子平庸,这是天下人皆知,他们要是太子圣明,那睁眼说瞎话。
贤国公也开口说“道经有云治国如烹小鲜,圣人垂拱而天下治。如今圣人已经治世升平,万民安乐。太子只需垂拱,便可天下大治。”
皇帝听到这话,心中虽然舒服,但是看着诸位国公说“若太子即位,九位皇子是否能够安心就藩?”
众人又是沉默,最后镇国公开口说“首先十殿下就不会,现在十殿下拥兵二十万,皆是各军精锐,能对付西戎,自然也能对付天军,臣窃以为,圣人若是真的要想太子即位,必先撤去大将军王之号,让太子执掌,然后立马分封各位皇子,让各位皇子前去就藩。”
“朕担心,他们有了封地,反而会更加难以监管,到时候,诸位爱卿,谁又能平定这九国之乱呢?”
诸位国公也是沉默,很多国公心中是不愿意的,周亚夫的下场他们都还记得,而且有些还是自己女婿,到时候他们两不相帮都算给太子面子了,更不用说协助天子了。
皇帝也知道他们考量,不过皇帝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希望有一位能够站出来。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两百五十三章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