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乐章在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中结束。
方小鱼轻轻的停了下来,开始调整起下一乐章的呼吸节奏。
一门之隔的考场内外,都随着她的停止而变得安静了下来。
秦键靠着连廊里的暖气片,双手插于胸前,像是走神般的一动不动。
他的嘴里默数着。
就在他的睫毛眨动的那一刻,考场里的钢琴声合拍的响了起来。
第二乐章,如歌的慢板。
旋律不同于秦键所演奏那般充满着金色的深沉,方小鱼指尖下流淌出来的像是一阵午后的海风,给人一种亲肤的舒适感,同时还夹杂着丝丝少女的呓语。
“精准的弱奏控制。”
评委席上,一个中年考官此刻的内心活动。
...
“如果你脑海中的画面是一片波澜不惊的大海...你需要用一种轻盈表现弱音的特色...让演奏像是浮于海面上的蒙蒙水气...给听众营造出一种期待感...”
这是某天下午的第四节视频课上,秦键给予方小鱼的建议。
只是少女没有见过大海,她只能凭借着想象力去感受。
她觉得大海是温柔的,大自然是亲和的。
就如同她此时的演奏,没有人世复杂的情感,就像自然一样纯白。。
一两个斑驳的杂音不但没有衰减音乐整体营造出来的纯净气氛,反而更加真实的将自然中的那种动态之美体现了出来。
秦键在这首作品的教学中,尤其在第二乐章,他没有参杂丝毫个人的主观情感。
悲怆于他,有车尔尼,有贝多芬,还有他的父亲。
这些是他亲身经后的所想所感所悟,这种属于鲜活个体的内心情感活动是极为厚重的。
这种厚重对于一个懵懂少女来说,是很难诠释的,如果强加在对方身上大概会适得其反。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秦键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钢琴老师,他通过方小鱼自己从音乐中臆想出的画面从而引导着对方用一种更精巧的手法去将这画面清晰化,具象化。
方小鱼也从没有让他失望。
这次也是。
此刻秦键像是一个纯粹的欣赏者,聆听着这一段演奏。
今天的这一段第二乐章,秦键听出了一些别的味道。
温和的音乐中充满了一种少女对于无限未知的向往,每一个扎实的和弦都像是她鼓足勇气向前的坚强。
最终。
音符如同一页扁舟消失在了海的尽头一般。
“生动的表达。”
音乐再次安静下来。
“你做到了。”
秦键为方小鱼而感到一丝开心。
...
第三乐章接连而起。
快速、带着鲜活的旋律宛如舞蹈一般的跳动了起来。
秦键又恢复了之前那般气若神定。
对于方小鱼的第三乐章,他有十足的自信。
因为方小鱼的第三乐章的每一个分句和演奏法都是他一个音一个音修正过的。
关于音乐的情绪他不会强行灌输,但是手指力度的控制上,他的苛刻程度超过了任何一个老师。
作为他的学生,他绝不允许对方在舞台上出现任何关于手指力度控制不到位的问题。
半个音的差池也不行。
...
所幸之事是方小鱼在经历了一个月的痛苦修行后,最终达到了秦建对于悲怆第三乐章的要求。
她永远不会忘记秦键在一次她没有控制好音量之后的大声训责,在那之后秦键告诉了她一句话——“力度应该与所容音响的空间协调一致,就像液体和容器的关系。”
在她后来的练习中,这句格言般的话一直都像是萦绕在耳边的鞭策。
直到这一刻还是如此。
随着尾声的到来,音乐走向越发庞大,她不停地提示着自己的手指。
“力度。”
“力度。”
疾驰的音乐就在尽头,少女的双手上的血管越来越鼓。
浑然不顾留到下巴上的汗粒,方小鱼在最后一刻终于爆发了。
双臂高抬猛落,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携连珠暴雨之势,将一串下行音列猛然奏出。
片刻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