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和刘禅明显感觉到陆逊和庞统越来越忙,以及眉宇间渐渐的疏远。
连带他们带来的那些将领,也都变得态度模糊,从单方面的效忠,变成两面讨好,两面都不得罪。
孙刘二人怎么说都是曾经的主公,手握至少两州在手的诸侯,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
然而陆庞两人不管那么多,在长时间效忠司马懿之后,对他的治军治国理念佩服得五体投地,比起原主公高出了许多个层次,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情况之下,难以避免地生出一丝效忠之情,司马懿才是心目中的明主。
至于原来的主公,情义自然就越来越淡了。
这是人之常情,更怪不得他们二人。
只是孙权和刘禅难以接受罢了。
这些事情,无论孙刘二人也好,陆庞二人也好,哪怕是以前各自的将领如吕蒙、凌统、丁奉、伊籍、孙乾、霍峻,以及原先益州的将领张松、阎圃、黄权、刘巴等人也知道得清清楚楚。
成都城里风云变幻,将领们各怀鬼胎。
要是在和平年代,这是要出大事情的。
但现在烽烟一将,倒是给了众人枪口一致对外的机会。
至少庞统和陆逊是利益一致、并且效忠司马懿的,这两大军事人才联手,相信也会给接下来的战斗增加了难度。
两人把益州的军队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前两部分占的比数为大,主要为了防范从江陵入侵的史辛军。
最后那小部分由吕蒙带领,进驻汉中,与曹丕等人协防汉中。
这是一步好棋,汉中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进可以侵略上庸,沿着汉水直达襄阳,新野等地;退可以牵制史辛的一部分兵力,让他不能全副心思放在攻伐成都上。
吕蒙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不过这进一步引起了曹丕的反感。
凭什么让这个人来号令我们?说人才,我的郭奉孝和程仲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哪怕是张文远等四子良将不比他强吗?
分明是在搞权力斗争,想跟成都一样,让我麾下的将领们投到他们或者司马懿的麾下。
曹丕越想越可能,跟最信得过的心腹杨修商量。
杨修先是笑了笑,让曹丕暂时与吕蒙乃至成都的势力虚与委蛇。
再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目标放在长安或者成都上。
杨修接着分析于吉的一系列动作,很明显是要和史辛决战。到时全国皆兵,成都和长安这两个有真龙护罩的地方顿变空虚,曹丕可以选择在最佳的时机,迅速夺过吕蒙的兵权,选成都或者长安下手,一举拿下。
杨修建议是成都。因为长安属于雍州范围,地势一马平川,虽然有真龙护罩,但很容易出现襄阳的情况,被人包围就危险了。
成都则比长安易守得多。
而且有天府之国的资源为补充,只需苦心经营个几年,就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到时东山再起,再与斗个你死我活的于吉和史辛争天下。
杨修的蓝图描绘得极好,更是曹丕脑袋里全是以后坐镇成都的美好画面。
于是乎,曹丕每日里跟吕蒙称兄道弟,极尽亲近之能事,跟吕蒙的关系一日千里。
吕蒙这人有点小心思,但哪有从小就善于争位的曹丕那么精明,很快就沦陷,一时把曹丕因为良朋好友。
诡异的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出现,而一直在躲在暗处的于吉,也终于走上了台面。
这个消息让史辛深感不安,用天眼通查看,差点要骂人。
司马懿已经升到了十等七重,比自己高了三重,直追十等八重的张道陵。
史辛这才知道,司马懿不是不出马,而是和自己六人一样,在极速修炼。
一想起几年前在长安郊外打的那一场,史辛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修为比他低,还有太平心法制衡,如果碰面了只有被虐的份。
现在唯一能依仗的,就是从修为上压过他,还要尽量让所有人的修为都升上去,如果自己不济,也可以通过群殴的方式把司马懿围杀。
史辛不清楚司马懿躲起来升级的真正原因,只道他为了保持神秘面纱,到时打己方一个措手不及。
他更想不通于吉之所以悍然发动这场战争,是在不明司马懿是否能逃过大难之后下的决定。他要在弟子的有生之年,拿下整个汉朝,当作礼物送给弟子。
出于对贾诩的绝对信任,史辛并未在军事上过多指点。只留信说,将在半个月时间内重回领地。这段时间内,一切都按照以前的部署对敌,最好能把时间拖延到他们回来,尤其不可以冒进。
信的末尾,史辛特别强调了让吕布出面,看能不能请思梅山上的那几位高手出山,也只有他们能镇压住于吉和张道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