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龙学院。
课堂上,熹微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半透明的窗帘轻轻起舞。
谢长庚双手放在背后,继续讲着他的《互联网金融学》课程。今天老谢难得地拿起了课本,一只手负在身后,有点照本宣科的意思。
班上的学院们似乎对老谢今天的敷衍有点不满,但是又不敢做小动作,纷纷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神情。
“喂,怎么样,刚才辅导员跟你们说什么了?”李枫问身旁的萧靖龙。
“就是为了礼拜六吃火锅的事。”萧靖龙皱着眉头,小声说道,“学生会这效率实在是高啊,周一上午才一上班,辅导员就接到了情况。好在眼下是初犯,学院也不可能直接给纪律处分,所以罚我们每人写一篇检讨书。”
李枫点了点头:“估计吴佳辉也知道,这第一次只是个铺垫,后续还可能会有事情。你们几个也要多留个心眼,别再被下套了。还好我们识破了对方的目的,否则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枫哥,这个学生会主席怎么这么有病啊。”梁大鹏凑过来小声道,“因为一点自己的猜忌,就无端找人麻烦。”
“手上有点小权力,就开始膨胀了呗,这种人还是挺多的。”李枫说道,“你们几个放心,这口气是一定要出的。”
今天谢长庚的讲课明显有点心不在焉,捧着个课本讲着讲着,居然还跑偏了,看来他的脑子里正在考虑文章的事情。
之前李枫已经将自己所写部分的初稿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他,想必这个周末,老谢正在全力整合两部分的内容。要想把两个人的文字整合在一起,其实并不容易,聪明的读者很容易读出两个作者的不同写作风格。
所以李枫在撰写自己这部分的时候,还是花了不少心思在文字风格上,尽量选择接近专业化的表述形式,淡化文章中的个人风格色彩。
李枫发给谢长庚的这部分文稿,虽然写得并不算太专业,但意思都已经表达清楚了。接下来,谢长庚就要根据李枫的文稿,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润色,让整篇文章的风格一致。
《经济家》杂志作为国内最顶级的经济类期刊,无论是杂志社的编辑还是杂志的读者,都是优秀的经济圈人士,要想获得这群人的点赞,文章的撰写甚至要逐字逐句进行斟酌,这是一件非常考验耐心和笔力的事
看来这两天,老谢也被这事给累坏了。
总之今天的课,老谢讲得有点干巴巴,大伙也听得晕晕乎乎。等到下课铃声一响,大伙和谢长庚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