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赵翰远告诉他,有研究机构研究出“智能药丸”,认为这个方面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想介入。
他自然允诺。
他的钱太多,就想找地方花。作为研发管理的“二愣子”,该花的不该花的,他都要花,不然对不起这个“名声”。
研究这个,他有说得过去的理由,重世集团有医药事业部,介入是正常的。
赵翰远现在的思路也变了。
以前他要帮龙建华考虑投入与产出,但看到重世集团每年的利润的都在上升,他那么多钱,是真心真意投入,并没追求投入产出比率,所以心也大起来。
鼓励内部提新项目,外部世界的新技术,只要和集团挂点边的,他都想投入。而每次和龙建华商议,他也从没反对。
当然,他对龙建华的思路还是很了解的,那就是化工生产技术、冶炼生产技术,他从不要求在这方面进行投入,因为龙建华不想介入。
赵翰远过得很滋的。他自己的大飞机发动机项目进展顺利,按他的话讲,明年可以出一个试验品;而管理方面,研究院从来不缺经费,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尤其是这两年,从原华约吸收了2300多个科学家进来,填补了很多空缺,使得很多研究所的力量空前强大,研究进展不可同日而语,他在技术管理领域的名气和权威性越来越高。
聊了一会后,他叹了一口气,“龙总,十年一瞬间。我来重世研究院已经十一年,感觉时间过得太快。”
龙建华笑道,“那是因为太忙,不知不觉感到时间过得很快。”
他摇摇头,“不是因为忙,而是因为顺。研究院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到来,致使一个个新项目立项,也见证了一个个成果的出现。”
龙建华笑道,“还是忙的原因。”
和“忙”这个字纠缠上了。
他呵呵一笑,“好像是的。不过这不能算忙,而是叫充实。忙偏向于无头绪,而充实不一样,是有头绪地忙。”
“我隐约感觉,我们研究院将进入一个更快的发展时期。十一年的底蕴,爆发起来很惊人的。拿我们的光刻机来讲,如果说原先只是在光源和光学镜头方面有优势的话,现在的工作台也进入世界一流水平;随着新型材料的出现,以及数控机床逻辑控制程序编制能力的提升,我们的数字机床真正成为世界顶级水平。”
“更先进光刻机的出现,我们的芯片在功能上,价格上会有更大的优势,也会因此开发更多种类的产品;机床加工能力的提升,原先很多不能检验的设计,现在可以生产出来进行检验。这两种,对我们出更多的成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还有那些计算机程序,比如cad,比如atb和atheatica,对我们的设计和方案的制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这些,都是我们研究院新产品技术爆发的基础。”
龙建华很认同这个观点。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但发展是有基础的。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基础,起不了高楼。一个人没有婴幼儿、青少年这些阶段,怎么会有成年?
基础打得好不好,婴幼儿、青少年时期培养得怎样,对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