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吃着,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离场,很多人向龙建华来告别。他们都是听说他要回来,所以或请假或关门回来的。
最终,大厅里只剩两桌半。龙建华他们这桌,还有陈胜大他们这一辈的一桌半,有男有女,男多女少。
这些人,有的是自己办厂的,有的是自己开饭店的,有的是开药材批发公司,反正都是有实体的。
陈大牛笑道,“建华,你当时在九队的时候,全队78口人,现在只有我婶子不在了。这78口人中,现在有二十三家实体,还行吧?”
龙建华点点头,“很好。”
陈大牛随后解释,“淑兰办的饭店,有几家入股;胜大和终来的沙发公司,也有很多人入股。可以说,只要你离开前还在九队的,都参股了这样或那样的实体。那些早就嫁出去了的,条件稍微差点,但也有人咬牙入了股。”
“还有,队里那个家具厂的股份,全都投出去了,投在胜大和淑兰的公司。终来的公司办得稍微晚点,没投。”
“现在可好了,60岁以上的人,每月可以领2000块钱;18岁以下的,每月领800块钱。”
刘芷菲很惊讶,“这制度好啊。老有所养,少有所依。良性循环。”
陈大牛叹了一声,“现在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年轻人都出去了,这里只留下一些老人,感觉空荡荡的。”
“虽然大家都在外面买了房子,可他们都不愿意出去,只想在这里过,说这里舒服,空气好。他们也闲不住,水稻还要种一季,药材也在继续种。”
陈远山打断他的话,“我们现在身体好,能吃能睡能干活,到城里去,整天就是看人,一点意思都没有。每次到你们住上半个月,心里就发慌,浑身不得劲。”
陈力求附和,“就是。胜大特意在那边的农村盖了一栋别墅,出门不远就可以看到田土,但还是不是那回事,没家里的自在。”
刘芷菲微微点头,“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九队还好,都在工作地有房子,小孩也能就近入学;别的地方就严重了,老人小孩在家,青壮年全部出去打工了。”
陈大牛叹道,“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过,人家是外面生存艰难,我们的在外相对轻松。还是故土难离啊。”
随即笑道,“其实,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今后退休了,也要回这里。走了那么多地方,还是这里亲切。”
龙建华笑道,“要不,修个直升飞机场,今后大家都买架直升机,每月回来看一两次。”
陈大牛哈哈笑道,“以为都是你啊,能买几亿的飞机。再说,从县城飞回来还可以,远了就不行吧?九队这些人,在县城的只有六个小家。”
龙建华干笑一声。
这是骚主意,有推销自己直升机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