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冷静地思考一会后,她同意了这个看法。
确实,在获得诺奖后,她的心态有些急了,总想出更多的成果,并且是尽快出成果,以证明自己确实有那个能力,所以心中很焦急。
龙建华笑道,“我弄那个白光led灯弄了近五年,我们弄石墨烯也差不多三年;这是工业化,既要尽量低成本,又要尽量做成两层原子,怎么会那么简单?还好,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你的团队会解散的。”
“诺奖只是代表某一个项目的成就,并不要求其后的工作也会样样成功;如果这样,这些获诺奖的人会把持所有的科技顶尖技术。只能有这样的想法,但不能要求自己一定要去达到。”
月华尴尬一笑,“也许,我是把诺奖看得太重要了。3月底我回京都一趟,在家待了十天,母校来请我去做了一场报告,有人问我是否还在研究石墨烯,我说我还在研究。可能就是他的问题,给了我很大的压力。”
筠研笑道,“我读本科的时候就开始参与光刻机的研究,现在还在研究它。十多年了,怎么都突破不了193n这个关口。这些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光源的变化,机械这一块其实变化不大。全世界上百人研究这个,按你的想法,我们这些人该怎么办?”
拍拍她的肩,“心态问题。放松一下,说不定哪天就成功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你的知识全部应用上,还不能成功的话,那就抓紧时间补充知识。”
龙建华补充道,“这里面的参数太多,你要优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办这个研究院,投入这么大,就是想让这些科学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享受一个比较宽松的研究环境。”
“你现在什么都不缺,只要做自己喜欢的。假如科研是你喜欢做的事,那你就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思想准备,别推着走,肯定不是自己喜欢的。”
因为人性的差异,没有一种管理模式可以通吃一切。这种模式虽然有很多漏洞,浪费了一些钱,但相对取得的成绩,那是微不足道的。
重世研究院的管理模式被很多管理学家研究,绝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说,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漏洞,会浪费大量的资金。
有的甚至质疑龙建华只适合条例化管理,并不适合科研管理,建议他不要当那个研究院荣誉院长,将研究院的管理完全交给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
这样的文章一出,很快就会有人发文嘲讽。人家管理的白光led灯项目,六年就工业化,还获得了诺奖;石墨烯项目,三年就成功了,也获得了诺奖。反问他们,如果这种模式不好,谁去研究白光led灯,谁去研究石墨烯?
这些都是事实,那些质疑的人中,有人辩解,管理研究院和管理一个项目并不是一回事,微观与宏观,局部和整体,管理的模式不能相同……
对那些观点和争论,他从没给予回应,准确地说是不稀去解释,不稀去掺和。完美的管理模式,只有书本上才能出现,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核心文化,别人能学到的,就不是核心文化。
有人是真实的想法,有人是想踩他上位,有人是想蹭他的热点,无论哪种情况,他都不想给他们以兴奋的机会……
筠研倒是很看得开,但也有些苦恼,“哥,你说我们这个193n能不能突破?是光源的问题,还是我们在设计上陷入误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