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不少老臣都是先帝那一朝的,个个都是人精,向来低调至极,十分懂得明哲保身。别说这捐灾银的事儿,就连平日宣帝问他们一句这御花园的花儿如何也都要斟酌再三,不肯轻易开口。
念在他们早期确实为宣朝出过不少力,即便有好些人当初保持中立没有明确拥戴过自己上位,宣帝也没有对他们怎么样。只时不时和信王一同在这些人腰包里掏点银子出来,其实也都是君臣间心知肚明的小算计。
知道宣帝有自己的思量,太后微放下心不予置喙,对小公公道:“皇上向来在早朝后用膳,你去告诉安德福,别让他忘了提醒。”
朝堂肯定要吵一阵,太后最关心的自然是宣帝身体。
小公公领命而去,太后又走两步,皱着眉将慧觉大师的批言在心中过了两遍,思绪飘远。
知漪被徐嬷嬷牵着走到一株梅花树下,此时春雪尽化,正是万物复苏之际,这边儿栽种的是春梅。宣朝皇室似乎都格外钟情这四君子中的梅,无论哪朝在宫中都能随处可见梅花,冬春两季于皇宫至高处望下,看见的便是片片红黄梅林。
知漪踮起小脚,在矮枝桠边摘了小瓣梅花就要往嘴里送,被徐嬷嬷眼疾手快地拦住,徐嬷嬷无奈道:“姑娘这是从哪儿学的坏毛病?怎么见着好看的东西就往嘴里送呢。”
“咿?”
原嬷嬷眼中含笑,“姑娘正是好奇的时候,自然喜欢见着什么都试一下,原先我家中的小侄儿也是这般。还需徐嬷嬷劳累,时刻看着了。”
“我倒不怕累,就怕姑娘哪时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吃坏肚子。”徐嬷嬷先笑,接着叹一声,“我到底只是个服侍姑娘的嬷嬷,不好训人,若是姑娘的娘亲在……”
她想到庄氏做的那些事儿,摇摇头,想必即便庄氏在也是不会教导的。
“还有太后娘娘呢。”原嬷嬷宽慰她,“有主子在,你还怕姑娘会被人说缺了教养么?”
但凡姑娘家,是必定要在母亲或德高望重的长辈身边,即便庶女也往往会放到主母身边带着,怕被人说无人教养。原嬷嬷也不知道自家主子会带这慕姑娘多久,不过主子既然应了静太妃,就肯定会将事情一一安排好。
她们说话间,知漪放开徐嬷嬷的手,蹲下去捡落了一地的梅花瓣。她小心用手掩着兜在怀里的小披风上,只是清晨有风,往往她兜满了半怀一阵风吹来就散了大半,偏偏小姑娘没发觉,等捡了半日过后才看着只有浅浅一层花瓣的小披风发呆。
原嬷嬷两人转头便见了知漪这么一副可怜的小模样,她仰头看她们,似乎在问“花儿呢?”
两人当即笑得发钗乱颤,原嬷嬷些许读过一些书,侃道:“这可当真是‘清风不识花,何故乱吹衣’了。”
太后缓步走来,“才停了几步,便见你们笑成这般,酣酣又做什么了?”
她也知道肯定是小姑娘做了什么事儿。原嬷嬷便将知漪拾花的事说给她听,太后本肃着的脸露出一丝笑意,“可真是个宝贝。”
接道:“哀家想去八仙山祈福,两日后便走,你们待会儿回去收拾好该带的东西,酣酣也一同去,她平日爱的小玩意儿和药都别忘了。”
原嬷嬷诧异片刻,随后点头应是。
太后去八仙山祈福,自然要同宣帝说,用的理由是因为这次芜城地动。自宣帝即位以来,这还是宣朝第一次发生此等天灾,太后担心想去祈福求个心安,宣帝明白。
八仙山中卧虎藏龙,即便宣帝不信鬼神,也曾为其中几位高僧拜服,从此有几分明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只是太后说要带知漪一起去,宣帝有些不放心。面上不曾说,转身便让安德福派了两个太医随行,其中一位于小儿病症多有钻研。
太后知晓后微微一笑,对前来回禀的安德福道了句“皇上有心了”。
知漪不知道自己即将第一次远行,仍如平常一般。只是从清晨捡了花之后就似乎就喜欢上了这件事。第二日用过午膳便拉着徐嬷嬷一同再去那片梅花林中,迈着小短腿一步步挪着捡花瓣,还不让徐嬷嬷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