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245章:太学生下乡日志(2)

第245章:太学生下乡日志(2)(1 / 2)

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

但作为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生产力”对于现实里的很多人来说,都是无法直接看到的,顶多在用到一种新工具的时候,会恍然发觉“这玩意儿真好用”,而不会深刻理解到其作用。

能够承载“生产力”的,是工业和农业。

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吃饭和使用工具,所以工农,是发展的基础。

至于以太学为代表的,授人诗书礼义等等知识的教育行业,却要在更上面一点,属于发展的第二序列。

所以就算有臣子腹诽不已,觉得皇帝过于关注工匠农夫,朱见济也没搭理对方,仍旧我行我素,向着工科院和农科院倾斜了大量的资源。

现在不着急打仗了,不安心发展生产咋办?

而在大明朝前所未有的君主集权之下,朱见济的个人倾向是可以影响很多事情的。

不管是不是企图讨好领导走捷径,这几年里加入工农两院的人的确不少,也弄出来了一些成果和人才。

不过虽然有了皇帝的鼎力支持,两院的师生们也难免混的灰头土脸。

因为他们的实践课太多了。

如果说太学是以文化科目为主,偶尔动手实验调剂一下,那两院就是完全相反。

即便朱见济用后发优势,把后世的初中基础科学内容搬运到了大明朝,可那也只有理论。

什么材料、验证,都需要两院师生自己动手去解决,做实验的条件还需要他们去努力创造。

一些像显微镜和铜铁氧化物的玩意儿还能折腾出来,但再想往元素周期表上摸索就难了。

毕竟老朱家还没繁衍到后面的世代。

理论学的再好,没有实际的东西,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所以到现在为止,两院师生还处在“半工半读”状态,一边辛苦吸收朱见济给他们编撰出来的教材,一边抠着头皮在身边寻找和教材内容相对应的东西。

而在他们眼里,几乎“无所不能”的皇帝陛下,进了实验室里,也就是个用嘴去吹酒精灯的水平。

每次朱见济去两院查阅近期的科研成果,也就是靠着帝王威严和后世的眼界在装逼罢了。

遇到好奇宝宝提问题,向着皇帝祈祷答案,朱见济也只能一挥手,让其自己努力,或者挪用后世的理论敷衍而过。

他马上,就要被压榨的一滴都没有了。

再者工农嘛,本就是要扎根基层的。

在两院正式挂牌开学前,朱见济就指派过他们频繁下地方指导工作,教人种地,建工厂。

农会能够顺利推广下去,少不了这些人的功劳。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两院从上到下,基本人人沧桑,严重者犹如后世的土木老哥,饱受日月之精华,仿佛下一秒就能提桶跑路。

在这个小农会迎来刘韫等知青前,工农两院的人才走不久。

他们来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难民聚集地,破破烂烂的茅草房里窝着一群茫然无措的人,等着朝廷施舍一碗拌了菜叶的粥填肚子。

他们来后,人有事情做了,房子和田地也修起来了。

可惜由于事情过多,两院的人无法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只能在帮人搭建好框架后,找几个机灵踏实的教他们接下来该如何做,便又赶去下一个地方了。

有如此珠玉在前,也难怪农会里的人对下乡的太学生们态度平常,一点都不胆怯自卑。

“两院的先生是在教我们做事,现在是我们在教你们做事喽……”老农跟念佛似的诉说完了工农两院对自己的恩德,然后对着身边连五谷都难以分清的太学生打趣说道。

刘韫等下乡知青不好意思的红了脸,没敢反驳。

他们这批学子还是比较踏实的。

面对着老农捧一踩一的行为,虽说有点小怨气,但也得承认,自己做实事的水平是比不上两院的。

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接下来的日子好好学就行了!

“你们等会进去收拾鸡舍,不要怕脏臭……”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