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到三日,乌桓、鲜卑联军大败,赵云等将率大军自西向东,犹如洪流经过大漠,乌桓、鲜卑主力失败后,沿途各部落已失去抵抗之心,纷纷归降。
高顺、张燕收拾西部战场,收拢俘虏,赵云、牵招连同鲜于辅、田豫、阎柔一路向东,直攻向乌桓的老巢柳城,赵云斩杀乌桓首领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乌桓大人也死于乱战之中,单于楼班归降,自此有雄起塞北之势的乌桓也被打的七零八落。
塞北一举而定。
张辽收到消息后欣喜不已,他知道此战之后,无论如何五胡乱华之事是不可能发生了。
事实上对于此战的结果张辽早有预料,鲜卑、乌桓虽占据兵力和地利优势,实际上这些优势早被张辽和几个军师破解。
对于地利优势,张辽麾下的暗影八年经营塞外,塞外的地形和鲜卑、乌桓的部落分布早已在张辽的军事地图上清晰罗列,同时建立了无数的据点,通过信鸽与训鹰,在消息传递方面远胜于鲜卑、乌桓,这也是掌控战机的重要因素。
再说兵力优势,鲜卑、乌桓看似人多,却散步在数千里的大漠上,而张辽麾下兵马主动出击,采取的是集中兵力攻打,在每个战场投放的兵力实际上是压过鲜卑乌桓的。
何况有郭嘉、贾诩几个军师谋划,瞒天过海、声东击西、以逸待劳、调虎离山、包抄迂回,各种战术层出不穷,哪是鲜卑乌桓所能抵挡的。
在赵云等将出塞与鲜卑、乌桓大战时,雄踞辽东、自立为王的公孙度本要响应乌桓出兵援助,却被从青州跨海出击的太史慈和甘宁牵制住。经过数年发展,青州水军丝毫不弱于辽东。公孙度水军被打残,失去海域控制,根本无暇他顾。
而陆路上赵云、田豫等将领击败乌桓后,也整顿兵马,屯兵辽东西畔,令公孙度寝食难安。
如此情况下,辽东不足为道,平定只在时日了。
辽东、塞北、西域已定,加上幽州、并州、关中、河北、青州、豫州,如今天下大半州郡已经纳入张辽麾下了。
自中平六年至今,十年之间,张辽已然坐拥半壁江山了。
而东南州郡,曹操虽挟天子,但兵力不占据绝对优势,吕布和刘备也搀和其中,勾心斗角,无力对外,对张辽没有任何威胁。
但此时的张辽站在美丽的尼雅河畔,心情却并不是很好。
就在一个时辰前,江东传来消息,孙策遇刺,尸骨无存,其弟孙权袭位。
张辽怎么也没想到,孙策竟还是没逃过被刺杀的宿命,而且时间提前了一年。
历史上孙策死于建安五年,按后世的公元计也就是200年,官渡之战开启不久,孙策还曾一度要趁着曹操与袁绍大战时从后方偷袭许都,可惜未能成功便被刺杀,如今更是提前了一年。
如今的孙策并没有如同历史上一样渡江攻打庐江,又纳大乔,他始终遵从张辽的命令,在江左平定山越、宗贼与世家。
正因为知道孙策在历史上的下场,所以张辽曾多次提醒过孙策防范刺杀之事,他当初派宋超带八百精锐跟随孙策,除了帮助孙策打开江东局面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孙策被刺杀。
没想到后来因为他在皖县受伤,宋超离开了孙策,此后因为孙策势力已然发展起来,宋超便没有再回去,为此张辽在离开皖县时还专门见了孙策一面,提醒他小心防范刺杀,却没想到孙策还是没有逃过这一劫。
孙策的死令张辽至为痛惜,坏了他平定江东的战略倒是其次,因为即便江东全部丢失了,张辽也有信心夺回来,他痛惜的是折损了孙策。
张辽虽然与孙策见面不多,但平日通信极多,孙策对他极为尊重。而在张辽麾下众将中,他最看重的也是孙策,之所以放任孙策平定江东,也是因为对他能力和人品的双重信任,将来是准备对他委以重任的。
而且张辽心中也有愧疚,孙策之所以提前一年遇刺,很大一个原因怕就是在江东推行科举制了,得罪了太多的世家豪强,相当于替他挡箭了。
真相究竟如何他不知道,只知道如今的江东由十八岁的孙权接管,转眼向身在关东的天子刘协奉贡,被刘协册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8)
( 汉末召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