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亲信头领喜气洋洋的接了令,转身往外走,心中,已经把自己从刘聚的亲信,归为了皇上的亲信。
就此失去兵权,常遇春虽然心有不甘,不过他毕竟理亏在先,不好多说什么。
余人彦坐着,一群人站着,都在等着外面尘埃落定,堂内一时就这么诡异的宁静下来。
闲着也是闲着,余人彦让人找来山上的各类事务信息呈上,抓紧时间了解一下山上的情况。
然而得到的答案是,没有。
刘聚是匪军,不是官军,又刚经历了大败,不丢盔卸甲就是好的了,压根没有这种高大上的玩意。
没办法,余人彦只能让人给他口述山上的情况。
听了七八个人分门别类的讲述之后,余人彦才大概做到心里有数。
刘聚巅峰时期的麾下五六千匪军,已然是昨日黄花。
在三国围剿下损失惨重,带到山上的,只剩两千人冒头。
其中许多带伤不说,不少还都是裹挟来的民夫,也就能凑个热闹,撑撑场面还行,是教科书中最典型的乌合之众。
真打起来的话,要是没人看着,不一窝蜂的都跑散了,就算对得起每天吃的军粮了。
山上真正可堪一战的,也就仅仅只有三四百人左右老匪而已。
山上的各类物资储备也不容乐观。
之前的败仗,丢盔卸甲,兵器丢了不少,许多裹挟来的民夫手里,想找件铁器都没有,随便拿根木棍削尖了,就算是枪了。
至于马匹甲胄这等稀罕物,就更是少得可怜。
各色衣甲全部算上,也就只有不到二百套。
即使是各部的精锐老匪,都做不到人手一件。
没办法,只能发面木盾意思一下,算是增强一下防御能力。
粮食方面倒还好说,存粮还够吃一个多月的,不过用来治疗伤员的药品,却已经见了底。
照这么下去,许多还未伤愈的伤员,就只能闭上眼睛等死了。
附近的众多势力里,最大的几股都是敌方,清军最强,金军次之,宋军最差。
算是友方的义军势力里,最强的,毫无争议的当属刘福通,其次是濠州大帅郭子兴,再次是滁州新晋大帅朱元璋。
除此以外,倒是有几支红巾军实力也不弱,甚至比朱元璋的实力都要强一点。
不过这些势力不是离得太远,就是些无甚大志,混吃等死的货,完全可以不做考虑。
常遇春之前统领的部队被清军击溃,本来就是想去投奔濠州大帅郭子兴的。
只不过在半路上,得知郭子兴所部也吃了败仗,常遇春无处可去,听闻和明教关系不错的余人彦麾下刘聚所部就在附近,这才就近投奔而来。
余人彦深知将兵不如将将的道理,了解完山上的大致情况以后,又让人提一提军中有什么出挑人物,希望可以从中找到有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