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捋着胡子低声道;</p>
“对外族管理之事,我唐并无前朝惯例以沿革,其间必有疏漏。”</p>
“如此看来,若遇前朝未有之问题,需慎之又慎。”</p>
房玄龄也补了一句:“政令亦需留补正之余地。”</p>
不过,房玄龄补充完之后也因这宋之评价颇为动心:</p>
“这宋赔款动乱颇多,然亦能续数百年国祚,竟是因这海贸暴利?”</p>
他本想说“获利颇丰”,但想想这贸易足够养一国,这财富唯有暴利可以形容了。</p>
而随后这宋元明三朝的海禁反反复复并逐渐严厉,对房杜二人并不算太意外。</p>
从知道五十日熟的占城稻起,两人回忆了一番魏晋南北朝之乱,就敏感的意识到了南北的财赋差距只会越来越大。</p>
毕竟北方不仅要面对外面的诸胡,还要面对华夏王朝内部的兵乱,每次中原都几乎要被打烂。</p>
南方有两月一熟之稻以丰粮仓,有海商之路以充财资,外无敌而内无乱。</p>
多寡不均,贫富不同,民风相异,嫌隙如何不生?</p>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叹口气。</p>
如今眼界愈广,忧愁反而愈多了。</p>
对于这明朝中央与海商们的矛盾,李世民则是咧了咧嘴:</p>
“这明朝,若是海上能有一支无敌之师,这海商安敢多言?”</p>
其中内里情况或许很是复杂,但李世民站在一旁来看,觉得这问题本质上就和打击豪强一个道理。</p>
若是你兵强马壮,则治下皆是乖乖缴税的良民。</p>
若是你兵少马弱,则治下便是不服管教的豪强。</p>
魏征看着后世那名清的战绩,略显困惑:</p>
“这海船之锋,竟锐利至此?两万击八十万?”</p>
在场的将军们反而都不意外,李世勣解释道:</p>
“这八十万之军只是听起来唬人,即便真有八十万之军,也必不能合于一处。”</p>
“反倒是这英舰,可今击广州,明日入河东,后日再临泉州。”</p>
“倏忽不定,借风帆之利以逸击劳,遇强则遁,遇弱则击,攻清必守,再袭其不备,如何不胜?”</p>
魏征默然。</p>
……</p>
成都府衙,张飞有点难以想象:</p>
“这海商之路,真能如此富庶?”</p>
孔明笑道:</p>
“翼德怎么忘了那安息帝国如何兴盛?”</p>
于是张飞便想起来了:</p>
“把控丝绸之路……”</p>
孔明点点头:</p>
“丝绸之路便能养活一个辽阔帝国,那海商之路养活一国又有何难?”</p>
而且在心里,孔明还能罗列出来海贸的好几个优点。</p>
比如船只载重完胜马匹骆驼。</p>
比如经行海上不用像西域丝绸之路被层层盘剥。</p>
比如若是顺风,其速远超陆行。</p>
唯一问题也就是海贸兴盛之后难免有海盗之患,但若算纯利,依然远超陆路。</p>
一时间孔明都有点叹息了:要是交州尽是坦途该多好?</p>
那样的话等克复汉中之后便去拿交州,然后造海船兴海贸,小小曹贼那还不是只手可平?</p>
而不像现在,海港难求。</p>
心中满是感叹,但手上一刻不停。</p>
一边用炭笔和尺子尽力将那光幕上的盖伦船之图绘制下来,一边还有空吩咐不善丹青的庞统和刘巴将传图拓印至脑海,稍后为绘图查漏补缺。</p>
甚至还有空应对刘备的疑问:</p>
“孔明,这海禁当施行否?”</p>
手上的炭笔一个回旋勾勒出一个弧线,同时孔明答道:</p>
“何为海禁?主公此时反倒是糊涂了。”</p>
“海商又无六分仪之利器,不沿岸驶船则有迷途之危,海上可设关卡要害之处,多矣。”</p>
“陆上既有边关,海上也当有海关。”</p>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