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如今之功业,便在于避此祸也。”</p>
赵普对此不胜赞同。</p>
认真来说,无论是那陈和尚还是对那张天纲,死节之志令人赞服,但再联系到其金国臣子的身份,就又不好释怀了。</p>
于是最终赵普只能将其归结为失燕云之祸,如此反倒更加可惜那后世史册当中的高粱河之惨败。</p>
若能得复幽云,锁河北为大宋心腹,不说能避接下来这三百年南北分离之苦痛,但至少不至于令本属膏腴之地的河北,其人口竟还不如山西?</p>
想到这里赵普也是心中一颤:</p>
他这一脉的赵氏……多半已是绝了吧。</p>
一时间这位起复过的宰相心中也多了不少紧迫感。</p>
明岁……若官家能安然度过死劫,说不得灭北汉平契丹之事皆可行,有生之年能见燕云复归汉地。</p>
若不成……或许也要对储君多有督促,使其不坠官家之志。</p>
而再想想,这般担忧的心情又没办法去与其他文武诉说,要是泄露出去说明年官家可能身亡,那恐怕首先朝堂就要乱将起来。</p>
心乱如麻之下,赵普也觉得官家方才拍的那一巴掌……嗯,甚是清脆。</p>
……</p>
甘露殿中,李世民就当后腰上那玉手不存在,正色道:</p>
“朕开唐之功业,可称劲敌者皆于军阵,故而军略不如朕,常事也。”</p>
自得了一番之后,即便是李世民也须得承认:</p>
“这洪武帝朱八八,其立业之难,多矣。”</p>
看前汉之豪强,看盛唐之勋贵,便可知这弥合南北之裂有多不易。</p>
而且前汉文景武三帝,用酷吏治豪强,杀得人头滚滚方才略有一点起色。</p>
但至后汉又有反复,光武度田差强人意,历经桓灵二帝黄巾起,豪强借着这個机会乘风而起开始逐鹿中原。</p>
那朱明的洪武帝既知此等旧事,恐怕行事之间必难免酷烈,掣肘颇多。</p>
腰上的手移开了,也让李世民松了一口气。</p>
对这个说法,房杜等宰辅忙着将这南北之见记下来,好事后讨论以提前作防范。</p>
而渴望立功的尉迟敬德则是仔细来回琢磨了一下,与身旁秦琼道:</p>
“这西方诸国诸族,遭蒙古如此肆虐,而这金夏两国,对蒙古又多有反复之态,怎么感觉……”</p>
尉迟敬德吭哧着不太好意思说出结论,引得秦琼摇摇头正色道:</p>
“这蒙古绝不弱,绝有悍勇之态。”</p>
两个武将声音都不小,故而听得清清楚楚的李世民也加入讨论道:</p>
“叔宝说得不错。”</p>
“那西方诸国多蒙昧,多半如草原一般,举族三十万人便可称雄,蒙古以席卷之势横扫,其人又多不筑坚城,自然遇之即溃。”</p>
“这后辈说得多的乃是夏金宋之弊端,但事实上此三者人口上百万,南宋即便偏安,也许亦有千万之口。”</p>
“蒙古灭金宋,犹如蚁噬病牛,非数年几战连胜,难成其全功。”</p>
“反倒是……”</p>
说到这里李世民也有了一些饶有兴趣的神色:</p>
“狭义上的蒙古帝国灭亡……铁木真诸嗣争雄而分国?”</p>
“果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