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昭可知,那史册当中汝是如何死的?”</p>
赵德昭自不知晓,但看父亲这般落寞态度也猜到了几分,当下安慰道:</p>
“那些事爹爹不想便是,儿还活的好好的呢。”</p>
摇摇头,赵匡胤淡淡道:</p>try{ggauto();} catch(ex){}
“你因为将士讨要赏赐被斥责后自尽,且不止你,德芳之死亦有蹊跷。”</p>
“修史之人能因刀兵临身曲笔,也自能因为个人好恶而隐撰。”</p>
“快刀斩人颅,曲笔断人名,皆利器也。”</p>
眼看父亲因为这个略有一点沉默,赵德昭干脆收拾了一下心情,故作好奇道:</p>
“这名为海瑞的能被此人特意提起,可见是个十足的好人,不知哪位君王有幸有此能臣。”</p>
而旁边赵光义眼看着侄子微微调整站位已经彻底变成了背对他,一时间心情也倍是复杂。</p>
【说到“公田法”就不得不提到大部分王朝的末年基本都伴随着财政危机。</p>
因此,大部分王朝末年的求变,首要目的都是搞钱。</p>
这里还是先以大明朝为例。</p>
万历时候为了增加收入把田赋累次加了九厘,但等到天启即位,大明的财赋依然有二百多万的缺口,于是从即位之初起就搞了几项非农税收搞钱。</p>
天启元年,杂项银盐课银和关税银合计收了一百二十七万两,而等到天启三年,盐课、芦课、关税合计四十一万两,而杂项银已经增加至二百三十万两,不仅抹平了财政明面上的缺口甚至还有一点创收。</p>
不过天启帝能这么悠哉悠哉也是因为明朝的商税太过简略,再加上征税的主体飘忽不定所以有很大的操作空间。</p>
塌房税、酒醋税、契税、渔课和市肆门摊税几大类基本就已经囊括了所有商税,除了酒,基本都是光听名字就刮不出来大钱的税。</p>
明木宗增加的杂项银也基本都是与商税相关的,只不过为了避免藩王染指所以不通过税课司局征收,因此这些商税落在明面上就成了杂项。</p>
可惜的是当时要是能动作大点收回宗室和外戚的盐引整顿盐政,再把酒从商税里提出来专卖收税,大明说不定还能死的好看点。</p>
毕竟盐这个东西不管贵贱都要吃,结果历代要噶之前想要搞钱都要把盐税一翻再翻,搞的民怨沸腾不说,还搞出了黄巢这种私盐贩子,算是得不偿失。</p>
反之酒这东西本就偏向于享受,必需品的属性比较弱,近代诸多国家烟酒都是税收大头,甚至大宋朝酒税都能收个几千万贯,明朝体量更大但收的酒税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非常吊诡。</p>
当然这里就又扯远了,也实在是因为明朝税收之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等到咱们这期将宋元聊完了,之后肯定是要详细说说的。</p>
毕竟李自成当初就叹过,贵为天子,所蓄不过二十万,何以不亡!</p>
历代大一统王朝里,穷死的大明也算是独一号了。】</p>
华盖殿中本来祥和的气氛为之一清,朱标清楚听到了身侧老爹的声音都嘶哑了不少。</p>
“穷死?”</p>
“不是因为番人所灭?”</p>
沉默了一下,嘶哑的声音咆哮了了起来:</p>
“怎么能是因穷而死?!”</p>
声音当中的怒意彰显的清清楚楚,但朱标也清楚,原本爹爹与他说的被北地旧敌所亡已经是不能接受了,何至于如今此言呢?</p>
不,都不用说大明皇帝了,他皇太子也同样没法接受。</p>
这一刻朱标心里甚至还有不少迷茫:</p>
莫非为了适应那个所谓的窗口期,为帝者还须懂财货?</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