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于飞和秦格韵的皮毛,张岚心说的还是比较透彻了一些。
当张岚心说完之后,全部目光落到了林牧身上,现在轮到他了。
从刚才敬酒之后,林牧就始终一言不发,而现在自己又不得说了。
于是,林牧想了想,淡淡笑道。
“格韵他们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如果我要说最多只是一些肤浅的东西而已,希望大家不要见笑。
有关《逍遥游》历来说法不一,而‘逍遥’的理解大体来说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是所谓“大物小物一起逍遥”,说的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在自己的范围中顺应着“道”,因而不需要问太多为什么也不要羡慕别人,自然就能逍遥。
第二种思路是说,大鹏是逍遥的,而蜩与学鸠并不逍遥,因为“小智不及大智”。
从这个思路来看,整个文章是层层递进的,从鲲到大鹏再到列子,庄子说最终极的人是“无所待”的,普通“有所待”的人和物,根本无法理解这种“无所待”的人,就像“朝菌不知晦朔”。
而这所谓的“无所待”,便是逍遥。从字面上理解,“无所待”的意思是不凭借任何事物,这便是庄子的终极理想。
人若想“无所待”,在逍遥游里又提出了修行的方法。首先要像圣人和贤人一样,不要被物欲所控制。虽然庄子对圣人总是贬低并且说“圣人不死,大道不行”但圣人其实是超越凡人的状态。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忘掉自己,与万物化而为一;神人没有有意的作为,无意求功于世间;圣人无心汲汲于声名。
至人、神人、圣人是庄子理想中的修养最高的人物,如果从境界高度上来看。
显然由低到高是圣人、神人、至人,则境界最高的至人可谓知道之人,神人次之,圣人又次之。
另一个角度上,这里也可以以互文解释,得道之人可以叫做至人、神人、圣人,也必定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我个人则更倾向于前者区分境界高低的理解。”
林牧说完一套长篇大论之后,除了秦格韵和张岚心,在场其他人都听傻了眼。
特别是秦天寿夫妇,即便来的时候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但林牧的这一套言论也着实让他们感到惊讶无比。
这么年纪轻轻,居然对道家经典《逍遥游》就有着如此的深刻的理解,任何相同年纪的人都是无法企及的。
甚至与年龄无关,再年纪大的人,如果没有悟性,也不可能对《逍遥游》有这般见解。
什么叫博学多才,什么叫博古通今?
现在,在林牧身上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
于振生的心思几乎和秦天寿夫妇无二,并且他想的还要多。
于飞现在有些偃旗息鼓,因为刚才自己所说的那些见解,跟林牧说的,当真是成了渣渣。
张岚心早就有心理准备,因为对于林牧的博学,她是最清楚不过的人。她就是知道,林牧绝对不是普通人。
秦格韵就更别说了,所有人当中,再也没有比她更兴奋,更觉得扬眉吐气了。
终于,林牧把自己表现出来,而且表现的这样出类拔萃,并且对于那些“看轻”他的人简直就是“一击必杀”。
此刻的秦格韵就像一头骄傲的小狮子,好像林牧刚才的话就跟是她说的一样。
傲视着全场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