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上卿此言当真?”驺奉开口问道。</p>
“只是拔了几株,大概估算出来的产量,不过想来不会差距太大。”蒙毅笑眯眯的说道。</p>
正式收割肯定要等到始皇帝同意才可以开始。提前估算产量是为了方便进行政策应对。</p>
产量太低,默默无闻的收割了算了。</p>
产量高了,自然是要借此事宣传一番,天命在秦,莫不如是,否则何来如此神粮?</p>
照这个离谱产量,怕不是要昭告天地,祷告山川,祭奠神农先祖,文武百官齐至以后才会正式收割。</p>
此刻,这三种新粮的意义已经远不是粮食了。</p>
什么粮食,这是祥瑞!哪有粮食能亩产几千斤的?</p>
“起驾!”始皇帝这一刻显得意气风发中气十足,丝毫没有年近五十的颓态。</p>
他已经等不及了,他等不及昭告天下,祷告山川,祭奠神农先祖的那一天了。</p>
他要先去蓝田一趟,亲自去收获一些!</p>
蒙毅没有任何犹豫,于车府令调动车马,为始皇帝驾车。</p>
“陛下,老臣可否同去!”驺奉神态之中充满了希冀。</p>
这可是亩产几千斤的粮食,谁不想亲眼第一时间去看看?更何况,蓝田大营还有他一直想诱拐的赵泗以及出海归来的船员。</p>
始皇帝点头,蒙毅亲自扶驺奉上车,士卒拱卫,战车随行,直指蓝田。</p>
眼下的蓝田大营之中,一同耕种的士卒,还有船员,乃至于赵泗和王离,都无心其他事物,一同围在地头,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p>
现在三种新粮已经成熟,产量之高已经可以预见,就等着收割确定具体产量,这谁还能干的下去其他事?</p>
赵泗自己也都看不下去书了,他不是没见过红薯土豆,可是换了一个环境,意义却大为不同。</p>
这上面寄托的,不仅仅是万千黎庶的生命,还有大秦的未来。</p>
赵泗甚至有一种未知的忐忑,他知道,如果红薯土豆玉米的产量不会下跌,他百分之百可以青史留名,而且历史地位会很高很高。</p>
他也知道,站在大秦边缘的他,这一次,历史将会为他而改变,诸夏之地将迎来全新的命运。</p>
这是何等的神奇,从一个旁观者成为推动历史改变的关键先生,尤其是在赵泗知道上下两片历史脉络的情况下,他甚至已经开始在想后世之人该如何吹捧自己的功绩。</p>
包括王离,亦是如此!</p>
哪怕他是大秦最大的三代,此刻也逃脱不掉那种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忐忑不已的见证感。</p>
“你们说,究竟能亩产多少斤?”</p>
“我猜红薯亩产得有六千斤!”</p>
“我猜四千斤!”</p>
一群人七嘴八舌,久久不能平静,直至始皇帝的车架驾临蓝田,始皇帝自驾撵之中走出。</p>
原本叽叽喳喳的地头瞬间恢复宁静,士卒,船员,王离,赵泗,都恭敬的于一旁躬身行礼。</p>
始皇帝没有任何表情,对于众人的行礼也没有任何回应。</p>
只是在蒙毅和驺奉的陪伴下,走向那片自己看了许多次的田地。</p>
黄澄澄的玉米……葱绿的红薯藤,枯黄的土豆茎叶。</p>
始皇帝熟悉无比的来到地头,掰下一颗玉米,被微微举起的玉米在太阳之下反射出润泽,仿佛在闪闪发光。</p>
不顾玉米茎叶的摩擦和刺痛,始皇帝径直穿过,蒙毅见状赶忙开路,始皇帝就这样走在其中,宛若在巡视自己的帝国。</p>
亩产!三百斤!生长速度倍短于小麦!</p>
穿过玉米地,来到红薯地和土豆地的交界处。</p>
始皇帝蹲下身子,拒绝了蒙毅递过来的工具,亲自以手起之!</p>
一株红薯藤,下面直溜溜挂着七个大红薯。</p>
一株土豆,下面滴溜溜挂着五个拳头大小的土豆。</p>
始皇帝将玉米放在一旁,一手拿着亲手挖出来的红薯,一手拿着土豆,微微抬头,看向广袤的种植着红薯土豆的耕地。</p>
这!仅仅是一株!</p>
始皇帝知道,蒙毅带回来的奏折并不是虚报!</p>
始皇帝又看向躬身于一旁的赵泗和船员,记忆恍惚回到了徐福出海那一日,宛若海上城池的百艘巨船,密密麻麻的出海童子,工匠,耕夫!</p>
他们即将踏足海外,迈出天地四极,为自己寻找虚无飘渺的长生不老药。</p>
尔后一去,渺无音讯。</p>
直至,琅琊港口,赵泗带着十几艘海船靠港归来。</p>
自己夹杂着无奈的质询,没有仙山,没有仙人,没有长生不老药,好在,还有一点小惊喜,那个不负王命归来的小伙子,带回来了三种新粮,并且声称其中两种亩产五百斤。</p>
亩产五百斤啊……</p>
尽管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亩产五百斤也足够惊喜了。</p>
始皇帝从未想过,赵泗这小子憋了个大的,这哪里是五百斤?分明是将近十倍的产量。</p>
始皇帝看着赵泗,他依稀记得那一日的对话。</p>
这个小伙子并没有带回来自己的长生不老药。</p>
可是,他却带回来了大秦的长生药!</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