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被早就经何晏引荐揽入自己了门下,而钟会在夏侯玄拒交之后,则与中护军司马师走得很近。
随着钟会的声音想起,曹爽的思绪也被拉了回来。
钟会见邓飏、卢毓二人辩论的难解难分,于是打算另辟蹊径,换一个角度来反驳对方,他微微一笑,然后开口道:
“邓尚书,会有一言,还请赐教。当今士子,才与德应当并行并重,不可偏废才是,而本朝士子才与德的评定,恰好只有地方大小中正这些德高望重的各族长老才能断定清楚,因此大小实际上肩负着为国举才的重任。然则邓君与何尚书却认为应当裁撤中正、限制其权力,假如当真如此施为,那为国举才的大事又应该交给谁才好?因此,会以为,中正官之权绝不可废,唯望陛下、大将军以及诸君深查之!”
朝中司马党的河北老氏族听了钟会的话,纷纷对这个年轻人赞不绝口。
身为太傅从事中郎的傅嘏也立即趁势说道:
“钟士季所言甚是有理,在下亦以为,才、德二者,本为一物,不可分离,我辈士子所研习之五经,其中大义即为德行,由此观之,倘若无德,何来才也?大小中正官尽皆是熟读经典的各族元老,由他们来评定举荐人才,才是正理,因此中正万万不可废置!”
这时,一位风神俊逸、光彩照人的中年大臣出了班列,这正是与夏侯玄齐名的皇帝曹芳长姐齐长公主夫婿李韬之父、侍中尚书仆射李丰李安国。
数年前,有一次在除夕元日朝会年宴上,李丰与时任中护军的夏侯玄恰好并席而坐,旁边恰好坐着一位擅长点评他人的大臣,喝醉以后看到身旁坐着两位光彩照人的同僚,他仔细一看,原来正是夏侯玄与李丰二人,于是他便趁着酒兴为二人定了一个被朝野之间传为佳话的评语:
“夏侯泰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曹爽看着李丰出班,心中顿时感到一阵诧异。他之所以诧异,全是因为李丰在庙堂之上不作为的表现。
李丰虽然颇有才名,但他这些年来却在庙堂之上表现的有些投机取巧,首鼠两端,明帝驾崩以后,不到两年,满朝文武皆分别依附于大将军曹爽和太傅司马懿,然而本该是大将军一党的李丰却始终不明确自己的态度,他一面与泰初的关系匪浅,另一面又想方设法得到了司马师的看重与赏识。
不仅如此,坊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童谣:
“武安权势炙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似游光。”
曹爽明白,武安权势炙如汤,自然是说自己权倾朝野;太傅父子冷如浆,自是在说司马懿父子逐渐失势。至于这游光,本是传说中一种生有八首、八面玲珑、且无处不在的恶鬼,这意思自然是在讽刺李丰兄弟就像这游光一般,首鼠两端,四处游荡。
此刻不光是曹爽本人,其他大将军党与太傅党的人见是他要进言,心中都觉得有些诧异。这位侍中尚书仆射为了躲避各种党派琐事,常常告病休假,没想到今日居然会突然在朝堂上发言。
李丰见钟会与傅嘏辩论了半天才能与德行,心中有意帮曹爽一把,于是接着这个话题说道:
“钟士季与傅兰石所言,丰不敢苟同。窃以为才能与德行,两者明明相互迥异的,怎么能说二者相同呢?昔日汉高祖所用陈平,并无贤名在外、战国名将吴起,亦曾杀妻求将。此二者虽非有德之人,然却是国家足以依仗的贤臣良将。故丰以为,现如今中正官单纯的以德为先选士举能,怕是会错过许多诸如陈平、吴起一般的大才!”
早已通熟儒家典籍的皇帝曹芳见众人由政见分歧讨论到了学术,倒觉得颇为有趣。
钟会、傅嘏等人的看法,是说才德并重,或才德本为一体。而李丰的看法则是才德相异,不可混为一谈。
曹芳早就下定了改制的决心,因此他只思索了半晌,见满朝中人暂时无人发言,这才开口道:
“众位爱卿方才所言,皆颇有道理。不过朕以为,如今中正官所选士子,尽以世家为依凭,单纯以德行门第选才,确实会遗漏不少人才。故朕决定,让大将军先行主持革除中正独霸选举一事,其余各项改制事宜,他日再详细议论不迟。众位爱卿,可还有什么异议吗?”
太傅党的群臣见皇帝也偏向于曹爽一面,知道多说无益,如若再在朝堂上唱反调,只怕还会引来祸端,因此都缄口不言,不再驳斥李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