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 第六十三章 李献忠疯狂敛财,辽东镇全线出击(求追订月票)

第六十三章 李献忠疯狂敛财,辽东镇全线出击(求追订月票)(1 / 2)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正文卷第六十三章李献忠疯狂敛财,辽东镇全线出击建州传来的消息还是有些骇人听闻的,二十多万朝鲜包衣居然被他们全部屠杀制成了肉干。

近期的贸易表明,通过科尔沁部向建州输入的食盐足足翻了2倍。

建州饿死的老弱病残肯定超过了十万之数,再加上被屠杀的二十多万朝鲜包衣,人口至少减少了三四十万。

他们反而增加了食盐的需求,不用想也知道这些盐肯定是用来腌咸肉了。

其实相对于战争的直接伤害,这个时代饥荒瘟疫对于人口的影响更大。

当然了,制约人口的最大因素还是粮食的产量。

理论上有多少粮食就能养活多少人。

华夏大地的人口一直无法突破1亿,也是因为受到粮食产量的限制。

这也就是中华文明一直重农抑商的原因。

民以食为天,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尽管覆灭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是百姓没有吃的,是造成他们起来推翻原有王朝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次辽东的粮食危机,李献忠无疑是赚得盆满钵满。

仅仅向建州出手了10万石番薯,就赚取了白银50万两。

努尔哈赤辛辛苦苦从朝鲜压榨而来的银子,大部分都进入了平虏堡的银库。

范文程说道:“可惜了,他们现在拥有了大量的肉干,估计几个月内是不会再缺粮食了。”

李献忠则笑着说道:“无妨,他们存在赫图阿拉的银子早晚不是还得进平虏堡的银库吗?”

“对了,我们现在有多少银子和粮食了?”

范文程笑着说道:“目前已经拥有库银150万两。但是近期粮食支出有些多,如今只剩下了70万石粟米同大米,番薯倒是还剩不少,尚有100万石。”

李献忠说道:“番薯的存储时间短,不如粟米同大米,稍微留一些口粮和种子便行。尽量先出手或者食用。”

“如今番薯已经不再是秘密了,明年估计辽东许多地方都会种植番薯,这玩意产量很大,到了明年可就不值钱了。”

范文程叹息了一声,说道:“这天气实在是太异常了,今年大旱,若不是平虏堡提前准备了大量蓄水池,即便是这比较耐旱的番薯恐怕产量也会大打折扣。”

番薯的生长周期大约是100天,比粮食要快不少。

情报司在福建的田庄里,一年可以成熟三次。

最高的亩产有15石,平均下来基本都是10-12石。

但在辽东亩产只有7-10石,这还是在不缺水的情况下。

有些干旱严重的地方,甚至亩产不到2石。

完全得不到灌溉的地方,番薯也是无法生长的。

不过番薯的好处是那些山地间零碎的土地也可以很好的被利用起来。

目前平虏堡周边的土地已经都开发完了。

所以李献忠在抚顺地区又新建了一个灭虏堡,用来开垦周边的荒地,目前灭虏堡附近也已经开发出了十万亩荒地。

辽东百姓手中的银子有限,哪怕是5钱银子一石的番薯,许多百姓也是承受不起的。

于是李献忠直接在辽东最核心的沈阳同辽阳附近利用番薯同粟米大量换取良田。

平常年景8-10两一亩的良田,现在1石多粟米或者四五石番薯就可以换一亩了。

毕竟这年头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守着土地得活活饿死。

辽东不比江南,这里的土地不是那么紧张,价格自然也要便宜很多,老百姓卖了手上土地还能够去原先靠近建州的地方开发荒地。

实在不行还可以给李献忠当佃户。

一般的田地李献忠也看不上,毕竟他下辖的抚顺地区有大量的无主荒地需要开垦。

用宝贵的粮食换取普通的田地他肯定不干。

所以他们只用粮食置换沈阳同辽阳地区比较肥沃一些的良田。

大约收购了40万亩的样子。

平虏堡减少的粟米主要都用来置换地土了。

这些土地现在变成了宁远伯李献忠的田庄,而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则成了他的佃户。

此外由于代善在朝鲜的横征暴敛,导致平安道同咸镜道大量朝鲜百姓逃亡。

朝鲜的粮食也不够了,已经出现了百姓饿死的情况,孔有德从这些饥民中挑选出了2万精壮送到了抚顺的灭虏堡作为免费劳工。

目前辽东的朝鲜免费劳工总数已经超过了6万人,挖矿种地甚至是打铁这些重体力活,目前已经被他们承包了。

平虏堡被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自然是训练成预备役部队,随时准备扩充成正规军。

目前平虏堡的预备役部队也达到了上万人的规模,随时可以补充各营战损的缺额。

若不是担心现在小冰河的天气,怕辽东种不出这么多粮食。

李献忠还真想一口气接收几十万朝鲜劳工,将辽东所有的荒地都给开发出来。

可惜自己就记得今年辽东大旱,后面还有啥灾害实在是记不清了。

反正从万历48年开始,小冰河的气候是越来越反常了。

他搞这么多土地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搞不好来一次极端气候,他这些土地就都要绝收了。

到时候这么多人可不好养。

目前的情况下七斗粟米或者2石番薯足够一个劳工吃一个月了。

但粮食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今年由于多地旱灾严重,大明的粮价也普遍上涨了,江南地区的大米也涨到了8钱银子一石。

京师则是涨到了一两银子一石。

辽东的粮价之所以能涨到这么高,一方面是因为旱情严重;此外李献忠实行的是“开中法”,商人运来的粮食都用来换取贸易资格了。

他限制了商人在辽东贩卖粮食的数量,不然自己精心布了这样一个局,结果银子都让那些奸商给赚了,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李献忠对范文程说道:“粮仓还得继续扩建,番薯可以存地窖。存银子不如存粮食,如今150万两存银足够了,每月收入的银子全部去江南换成粮食,江南粮价高了就去更远的湖广地区收购。”

范文程说道:“宁远伯放心,我们的铜器作坊已经针对江南市场打造了一批铜制用具,在情报司的帮助下还接受了江南寺庙的佛像订单,收入的银子到时候会直接换成粮食运回。”

李献忠对此很满意,这才是一个奸商该有的思路。

如今代善将两红旗的人马全部弄到了朝鲜,使得朝鲜王李倧感到坐立不安。

竟然破天荒的主动提出要增加“驻朝明军”的数量,考虑到目前朝鲜的五千明军中陆师只有三千人的确是太少了。

于是李献忠决定从平虏堡的预备役部队中,抽调三千人奔赴朝鲜。

这样一来,在守住黄海道的同时,还能有一定的机动兵力,万一朝鲜发生变故他也能做及时的应对。

辽东巡抚王化贞最近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

辽东饥民遍野,他在安抚百姓的同时还要准备进攻宽甸,开辟对建州的第二战场,着实让他有些力不从心。

说实话这位仁兄的医术不错,政务能力着实一般,常年做的是京官,对于把控地方还是欠缺一些火候。

来到辽东后他屡屡碰壁,觉得辽人不可用,于是便开始提拔非辽东籍的官员。

搞得辽东籍的官员对他是怨声载道。

三天两头就有辽东官员上书弹劾他这个辽东巡抚胡作非为,搞得辽东民怨沸腾!

辽东矿监马云,甚至在陛下面前说王化贞飞扬跋扈,他居然擅自阻拦辽东的运铜船故意刁难,有索贿之嫌。

司礼监也借着这件事情,向内阁施压,要求惩处王化贞,搞得内阁首辅叶向高十分难堪。

因为目前内阁的七人中东林党三人,楚党同浙党各一人,剩下的何宗彦同朱国祚虽然赞同东林党的主政方针,但毕竟不是东林党人。

对于叶向高提出的提前举行京察,他们两人还是有所犹豫的。

如果朝堂之上全是东林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叶向高还在做两人的思想工作,结果就出了王化贞这档子事。

这位刚上任的辽东巡抚又是民怨沸腾,又是趁机索贿,使得两人对东林党人多少也有了一点看法。

为了转移内阁对对王化贞的注意力,叶向高只得要求王化贞尽快发兵。

只要宽甸一开打,所有人的都会被战事吸引,至少暂时内阁就无暇顾及讨论王化贞的处理了。

有了征讨建州的大功,原先的这点非议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

所以内阁对王化贞的这次出击还是很看重的,叶向高令熊廷弼的兵部重新制定攻伐建州的方略。

虽说熊廷弼很清楚首辅叶向高的目的,但毕竟建州是大明的心腹大患,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最终还是以大局为重,调配到辽东的都是精锐部队。

总共从大同、宣府、蓟州、太原四镇调集了一万边军奔赴辽东。

原本李献忠也安排了老将刘綎率部出鸦鹘关作为佯动,吸引鞑子的注意力。

故而鸦鹘关附近驻扎了一万人的机动部队随时可以出关作战。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