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东非军队士兵的归属感也在极速增加,不管以前大家来自哪里,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外部敌人。</P></p>
经过三个月的磨合,东非军队的团结性空前,而这也是东非政府想要看到的结果,现在就差赢得战争的胜利从而树立国家自豪感和荣誉感。</P></p>
这也是移民国家的无奈,当然,很准确而言是东非的无奈,像美国估计就不会有这个问题。</P></p>
同样作为移民国家,美国有种种手段,把底层民众忽悠的找不到北,而东非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因为在19世纪的世界形势下,美国的意识形态就是最“先进”的。</P></p>
而东非作为君主专制国家,缺乏这样的有效手段,同时没有欧洲那样完善的贵族体系。</P></p>
欧洲的贵族体系,可以说是维系欧洲王权和政治稳定的强大力量,尤其是在地方,贵族在民众里拥有极大的威望。</P></p>
东非当然也有相对应的政治模式,不过主要是对“黑兴根王室”的歌功颂德,非常类似前世朝鲜。</P></p>
但是这种情况肯定不能长时间维持,尤其是东非初代“感恩”移民消亡之后,目前东非政府主要还是向着德国政治模式发展。</P></p>
德国有民族主义大旗可用,东非的民族主义则不是太可靠,而想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培养东非国民的认同感。</P></p>
而获得认同感的方式之一,就是战争,只要东非在南非战争中获得胜利,那东非就能在短时间内加速民族融合。</P></p>
美国尚且有百年历史,而且经过了长时间的磨合,这是东非所欠缺的,没有比战争更有效的手段让东非补齐这一点,所以南非战争在恩斯特心里就是东非真正的立国之战。</P></p>
至于之前的东葡战争,虽然有类似的效果,但是葡萄牙作为落日黄花,给东非国民心里带来的震撼远远比不上战胜英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更有效果。</P></p>
赫岑多夫和普利特维茨自然不理解东非对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追求,因为两国没有这样的困境。</P></p>
当然,奥匈帝国肯定是有的,但是奥匈帝国的情况和东非大不一样,这是欧洲人的思维模式和远东人的思维模式上的差别。</P></p>
匈牙利再独,也是拥护哈布斯堡家族的,同时和奥地利之间的关系虽然糟糕了一点,但是大家习惯了。</P></p>
而恩斯特肯定不希望东非走奥匈帝国的老路,这种政治模式在世界大战中被证明毫无战斗力。</P></p>
默尔克:“对于战争,这次由三个大方向同时开战,就算我们这里不顺利也无所谓,在东部温堡地区,我们和布尔共和国是直接在陆地上接壤的,而且在西部也有奥兰治河的部队策应,只要在一个方向上取得优势,那我们就能给布尔人造成巨大的打击。”</P></p>
“同时,在夜间发动反击,我想布尔人肯定也不好受,毕竟这次反击是东非第一次主动出击,他们很难预料到这种情况,加上布尔人落后的情报系统,说不定我们兵临布隆方丹了,他们才能反应过来。”</P></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