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老师怎么了?”徐生洲反问道:“宰相多起于州部,猛将多发于卒伍,中学老师里也是藏龙卧虎。远的不说,像包头九中的陆先生,研究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系列问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像我的导师成德如院士,也在中学当过老师。至于大名鼎鼎的华先生,不是中学老师,而是中学的庶务员,在工作期间发表论文一举成名。中学老师怎么了?”
巫逸林眼睛里泛出几分异彩,说话的语气也柔和许多:“你说的那些都是不世出的天才,我怎么能跟他们比?不过谈谈倒是可以的,只是——”他有些难为情,显然屋里脏乱差的情况是不能待客的。
徐生洲也不敢进去,怕被熏吐,给本来就难闻的宿舍里雪上加霜:“我在楼下等你。”
他在楼下等了有五六分钟,巫逸林才快步走下来。他换了身稍显干净的衣服,好像还洗了个脸,也算是难得了。他避开徐生洲打量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你想谈些什么?”
徐生洲道:“你毕业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
“就是给学生上课,课余准备考研之类的。”
“除了上课、考研,就没有做点别的?”
巫逸林挠挠头,顿时头皮屑在阳光里四散飘逸:“别的?吃饭、睡觉?”
徐生洲下意识后撤半步:“我的意思是说,你就没在数学上做点研究什么的?毕竟对于搞数学的来说,二十几岁是科研的黄金年龄,而且研究生本意就是做研究的学生,你既然准备考研,肯定是奔着做研究去的,不可能把这几年的时间全都放在学英语、学政治上吧?”
“哦,我会看数学书、做习题啊!我还订阅了《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月报》这几种国内核心期刊,每期都会认真去看。”
怪不得他会听说过自己的名字,原来根源在此!不过有一说一,就徐生洲所知,这几种杂志虽然号称“中文核心期刊”,其实都是“于无佛处称尊”,放在国际上根本不够看。徐生洲又问:“那你能看懂么?有没有什么感想?”
巫逸林又挠挠头:“很多都看不懂,看完就是大概知道哪个学校的哪位教授在研究什么。”
“那也很正常。现在数学里的细分学科那么多、研究方向那么狭窄,不说是你,就是杰青、院士,也不敢说一本综合性期刊里的文章全都能看懂,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研究的方向和近期学界最重大的成果。”徐生洲话锋一转,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问题,“当然做研究,不仅仅是看书、做题、翻期刊,像讨论、听讲座、写论文、参加会议也同样重要。特别是写论文,文章不写半句空。这些年你写过什么论文吗?”
没想到巫逸林居然很肯定地点点头:“是写了一点,不过可没有你写的那么好。”
徐生洲暗笑道:你要是能和我一样发“四大”,也早就破格保研啦!不过他旋即醒悟过来,只怕巫逸林说的,应该特指自己发在《数学月报》那三篇论文。囿于英文水平,自己发在“四大”上的论文,巫逸林一来不太可能接触到,二来哪怕接触到了,也不太可能看得懂。
“那我能拜读一下吗?”徐生洲客气地问道。
“可以啊,我上去拿一下。”
巫逸林快步上了楼,几分钟之后又气喘吁吁地跑了下来,手里拿着几本花花绿绿的杂志,还有十几页打印纸:“这些是我发表在期刊上的,不过不是中文核心期刊,有我论文的地方都折了起来。这些打印纸是我最近写的,有的投稿了还没有返回意见,有的还没有来得及投稿。请您过目!”
徐生洲接过来,先看了看杂志,除了一本《大学数学教学研究》还像点样子,其余都是些为了中学老师评职称而存在的刊物,根本上不了台面。当然,杂志差不等于论文差,像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论文、张亭栋先生诺奖级成就的论文,都是发在比较一般的期刊上。
他又翻到折页的部分。
现在论文写得多了,看得也不老少,对论文价值的判断虽然还比不上衡平,也算略窥门径。一篇论文拿到手里,有没有真东西,已经能看出个大概。巫逸林的几篇论文,除了讨论教材中某个不等式的推广、某条定理的有趣运用,就是某道题目的一题多解,可以看得出他对教材吃得比较透,但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