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卫辰闻着书卷上淡淡的墨香味,听着耳边琅琅的读书声,不由自主地就生出了好好读书的念头。
卫辰已将卫明昭藏书尽数背过,自觉有些基础,分座的时候,就没坐到新生那一组去,而是坐在了右侧。
趁着石先生教新生读《蒙童训》的时候,卫辰从桌上抽出一本书来,这就是石先生马上要教的《孟子》。
这本《孟子》并非卫明昭藏书,而是义学免费提供的课本,原先就摆在桌上,学生读完用完,还需放回原位。
课文里早有句读,生僻字注了切韵,旁边还有简略的释义,应该是卫辰的某位学长所留,字体端正秀气,一看就是个讲究人。
书页翻过,纸张脆响,卫辰自动忽略周围的杂音,无比专注地开始默读起来。
《孟子》七篇全文将近四万字,待到石先生开始讲《孟子》时,卫辰勉强认认真真地读完了一遍。
石先生讲的是《孟子》七篇中第一篇前半部,也就是《孟子梁惠王上》。
这一篇其实卫辰并不陌生,里面有一章“寡人之于国也”就是前世课本中的内容。
尽管这部分已经学过,也知道文章表达的大概意思,但卫辰担心前世的理解与此世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还是听得十分认真。
果然,石先生虽讲《孟子》,实则并不全是讲《孟子》原文的内容,时不时就要旁征博引一番,所讲的东西卫辰竟有七成都听不懂。
看周围同窗们时不时点头称是的模样,卫辰心知他们定是听懂了,一时间危机感大起。
“就算我有过目不忘的能耐,但基础还是太薄弱,想要追上这些同窗,恐怕还得多费些心思才是!”
卫辰索性提笔蘸墨,将石先生所讲的内容中听不懂的悉数记下,留着课后再慢慢揣摩。
石先生讲课间隙扫了一眼,见卫辰一人在奋笔疾书,微微颔首,旋即默默将语速放慢了两三分。
上午的早学很快过去,石先生合上书卷,让学子们自行理书,也就是把上午讲的内容再复习一遍。
卫辰见石先生要走,连忙起身,拎起那个装着拜师六礼的精美礼盒上前:“石先生,这是学生的束脩。”
先前孙志高在时,卫辰故意不把束脩拿出来,就是打心底里不想认这个老师,不过这位石先生看起来倒是个良师,卫辰当然不能失了拜师的礼数。
石先生淡淡扫了那礼盒一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卫辰忙道:“学生卫辰。”
石先生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收下礼盒之后就径自转身离开了。
卫辰留在原地,挠了挠头,暗道:这石先生也太高冷了些吧?
过了一会儿,悠然的钟声响起,午食的时间到了。
盛氏义学每月朔望各休息一日,其余二十八天都要上课,每日分为早学、午学、晚学。
早学之后,学生就下课吃午饭,吃完就要回来读书。
卫辰趁着这个时间,赶紧跑到自己的号舍里放下书箱和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