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2【王霸道】(2 / 2)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合一,而非世人所误解的和稀泥。

向知县摇头苦笑:“难,人都还没弄明白,俺不知天道哪里去求。”

朱铭指着自己的胸膛说:“天心即我心,天道该在心里求。”

向知县品味一番,居然听懂了,安慰道:“都是些不义之财,杀的也是恶贯满盈之人,贤侄又何必纠结于此?”

竖子不足与谋,朱铭懒得再讨论这个问题,拱手说:“多谢县尊赐教。”

朱铭的矫情与纠结,是怕迷失自我,被权力和金钱所侵蚀。

想不通,那就不想了。

今夜之思,也有收获,朱铭确定了自己的行事风格,即践行王安石的王霸论。

治国如此,做人也如此。

王安石虽已故去,却平白多出个虚空弟子。

移船靠岸,朱铭握剑站起,接下来该行霸道事了。

朱铭带着三十多个弓手,明火执仗闯入村中。遇到茅草屋,立即冲进去,抓起村民就说:“官府剿贼,你来带路,去村中最大的宅子。事情办好了,重重有赏!”

村民吓得浑身瘫软,几乎是被拖着走的。

这处村落极为穷困,规模远远小于上白村,难怪祝宗道鸠占鹊巢也没人发现。

村中最大的宅子,面积只有老白员外家的三分之一。

接下来的战斗没啥好说,甚至不能称之为战斗。三十多个弓手,翻墙爬入,都冲进内院了,里面的人才开始惊恐呼喊。

一番逼问,找出地窖。

向知县带来的两个忠仆,连忙提着灯笼,去地窖里清点财货。

祝宗道从造反那会儿开始,搜刮的财货都在这里。当然,这期间也花掉了不少,比如购买粮草维持造反部队,招安的时候还暗中贿赂官员,又在县城置办大宅享受生活。

一直清点到第二天上午,老奴拿着小本本说:“相公,除了铁钱,还有金银钱,共计四千四百九十二贯有奇。另有县城店铺一间,乡下各类田产一千余亩。这些田产,多为隐田,只有购田白契,没有官给田契。”

“好好好,这厮真有钱啊!”向知县大喜过望。

接着又有些发愁,该分多少给朱铭呢?

分多了,自己不开心。

分少了,朱铭不满意。

左思右想,向知县决定拿出两百贯给朱铭。再给今夜办事的弓手,每人一贯做封口费。

嗯,他觉得这样非常妥当。

向知县从地窖里出来,把朱铭单独拉到一边:“朱贤侄,贼寇留下的财货虽多,俺却还要拿出来填补赋税缺额。俺也是分不到几个的……”

没等向知县说完,朱铭就拱手道:“县尊容秉,此处财货,在下分文不取。”

“嗯?”

向知县并不因此高兴,事出反常必为妖,他拿不准朱铭想要啥。

果然,朱铭的胃口,比他想象中更大:“黑风寨周边百姓,皆为匪民也。贼寨易取,贼心难消,在下愿为县尊分忧。”

向知县皱眉道:“不妨说得明白些。”

“黑风寨,还有山下村落,包括茶山,我全都要了!”朱铭当即说得够明白。

向知县心头一惊,继而有些恼怒:“贤侄恐怕吞不下吧。”

“吞得下,”朱铭说道,“那里都是无主之地,村中全是匪民,请问县尊如何安置?”

向知县说:“还没想好,等攻下贼寨再议。”

朱铭说道:“此地偏僻,地窖中若有田产,恐怕县尊也是卖掉。黑风寨同样如此,茶山、田亩都须卖掉,可又能卖给谁呢?若是卖给贪婪之辈,一两年内,匪民必反。在下虽不才,却可教化匪民,以为县尊分忧。”

向知县还在犹豫,他想攻下黑风寨再捞一笔。

朱铭突然按住剑柄,锵的拔剑出鞘,弹剑立誓:“某凭此剑,当可驯善匪民,保证县尊任期之内,绝不会有一个匪民生事!”

向知县吓得连退几步,惊恐看着宝剑:“便……便依贤侄所言。”

黑灯瞎火,偏僻村落,地窖里还有许多财货,他怕自己突然意外死亡。

“县尊莫慌,在下只是发誓为县尊分忧。”朱铭连忙还剑入鞘,做出一副惶恐模样。

向知县尴尬笑道:“俺知贤侄心意,那些匪民,个个凶狠,非贤侄不能驯服。”

朱铭瞬间伏低身体,点头哈腰说:“县尊请上船,地窖里的财货,我即刻让人抬出去。”

“好,好,有劳贤侄了。”

向知县踱步出屋,来到院中,夜风一吹,才发现自己背心已经湿透。

这见鬼的西乡县,他是半刻都不想多留,下次考核政绩必须送钱,早早离开此地才能安心。

西乡县里,就特么没一个好人!

朱铭站在屋内只是冷笑,他不怕向知县反悔,至少在攻下黑风寨前不可能翻脸。

朱铭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那三百多个弓手,这在西乡县是无比强大的力量。

即便,这些弓手只是暂编的,剿匪结束就会全部解散。

区区一介布衣,得了个临时差事,便敢以小博大威胁知县,这属于极度冒险之举,稍不注意就要粉身碎骨。

但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朱铭必须去舍命弄险。

靠着老爸在家种地发财,那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按照荀子的王霸理论,朱铭今夜所行之事,完全称不得“霸道”,更与“王道”毫不沾边,属于残缺不全的低级“强道”。

所以,接下来还要行王道与霸道。

王道是争取人心,霸道是多结盟友。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