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议和(1 / 2)

崇祯皇帝看着入宫求见的大明首辅温体仁。

“议和!”

崇祯皇帝立刻大怒道:“这就是你这个大明首辅,解决黄衣贼的办法。

议和,我们大明怎么可能和反贼议和。”

温体仁在来时的路上,已经想好说服崇祯皇帝的办法。

他看到崇祯皇帝发火,立刻跪下。

“圣上,老臣也是为大明着想。

我们和黄衣贼议和。

反贼苏河,他就是一届农民出身。

如果他的目的是高官厚禄,我们就给他许诺高官厚禄。

苏河真的接受议和,我们就能以大义的名义,挑拨离间苏河和他的手下。

到时候大明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解决苏河这个隐患。

黄衣贼拒绝议和,议和也需要两方消耗很久的时间,才能把这个问题谈妥。

我们通过议和,直接拖延黄衣贼攻城的时间。

黄衣贼劳师远征,后勤补充必然会非常漫长。

一旦时间拖得太久,黄衣贼暴露出后勤的问题。

我们就能派大军出城,彻底击溃黄衣贼。

用议和拖延时间,也能让刚招募到城墙的青壮,熟悉城墙上各项武器的使用。

让这些守城的青壮,多一些训练的时间,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崇祯皇帝听到温体仁,罗列的这几个条件。

哪怕是无法和黄衣贼达成议和条件,那也能拖延黄衣贼的攻城时间。

南方的勤王兵马,还没有到达京师。

如果能等到南方的勤王兵马,到时候内外夹击,这已经是大明击溃黄衣贼的唯一办法。

对于城内的明军,崇祯皇帝只希望他们能守住京城。

至于出城反击黄衣贼,他已经不对京城的明军抱有希望。

黄衣贼没有合围京城之前,他派兵想要收复昌平和通州,这两个京城重要的附属城池。

两支派出去的强兵,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从那时开始,崇祯皇帝就对明军的战斗力很失望。

温体仁跪在地上,等待了许久。

他才听到崇祯皇帝的旨意。

“温爱卿,那你去试试吧!”

温体仁顿时一惊,让他去黄衣贼营地当使者,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他抬头刚想推迟,看到崇祯皇帝血红色的眼睛。

温体仁顿时觉得浑身一激灵,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脑门。

他立刻俯首在地,叩谢皇恩。

“老臣遵旨,老臣绝不会有辱国格。

宁可死在黄衣贼的营地,也要为大明争取利益。”

崇祯皇帝这才淡淡的说道:“温爱卿有这个觉悟就好,那你就写一份大明与黄衣贼的议和文书。”

温体仁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他开始写议和文书。

写的过程中,还不断观察崇祯皇帝的表情。

崇祯皇帝露出愤怒的表情,他立刻修改条款,书写对大明极为有利的条款。

最后议和文书写出来,任何人看上去,那都觉得大明已经获得胜利。

崇祯皇帝非常满意,让温体仁带着议和文书,去与黄衣贼商谈议和的事情。

黄衣贼答应这些条款,他也勉强能与黄衣贼达成议和条件。

温体仁来到南城墙,他被明军从城墙上用吊篮吊下去。

………………………………

4333年(崇祯九年),五月十六日。

苏河正在中军大帐里面,阅读苏熊派人送过来的军报。

南方战场打得非常不错。

湖广、江西、福建这些地方,大部分城池都被拿下。

苏熊与第二军和第五军,他们在九江会师,已经截断长江,很快就会拿下九江。

九江城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明已经掌握水泥的制造。

水泥制造技术太简单,这种技术泄露,苏河也不意外。

苏河不认为明军依靠水泥,就能守住南直隶和浙江地区。

只是增加了南方战场的攻城难度。

战争打的终究是人,明军这种腐朽的军队,就是拿着先进的步枪打仗,他们也会一败涂地。

秦军装备的武器,完全碾压明军,根本就不是水泥这种东西可以弥补差距。

苏熊这份军报,唯一让他有些诧异的情况,就是衡州的桂王向他们投降。

这是唯一向他们投降的大明藩王,需要好好宣传这件事。

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代表着大明藩王都认为大明气数已尽。

警卫团通报,副总参谋长王世元有事求见。

苏河放下苏熊的军报,让王世元进来。

王世元会有什么事情?

难道是下面又有人催促,想要现在就开炮攻城。

这些人太着急了,海军运输船,预计明天就运来大量的武器弹药。

军用物资齐备,再进行攻城,那能一鼓作气打下京城。

现在的弹药还是有些少,特别是重炮的炮弹,需要节省使用。

王世元走进来,汇报道:“王上,京城城墙下来一个大明朝的大官,他说自己是大明首辅温体仁。

说他来代表大明与我们商谈议和。”

“议和?”

苏河听到这个词,简直都不敢相信。

崇祯皇帝和大明这些文臣,到底是怎么想的。

温体仁竟然能向他们提出议和。

他有多蠢,那才会在已经打到京城的时候,同意和大明的议和。

温体仁这个人他有些了解,他是崇祯朝少数能长时间担任首辅的人。

极为擅长揣摩圣意,最擅长的是政斗。

上一世,他在位的那几年,没有扭转大明朝不断下降的国力。

这一世,温体仁担任首辅也没有任何作为。

他别说具有张居正死而后已的改革精神。

他连成为一个裱糊匠,找补一下大明的缺点,这种事情都做不了。

大明朝廷现在,做实事的官员无法出头,都是这种逢迎上意的官员能上位。

苏河满不在乎的摆摆手,道:“我们和大明,没有什么好谈。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就让他重新回到京城。”

王世元都已经走到门口。

苏河再次开口说道:“温体仁敢冒着风险来一趟,那我就见见他。”

苏河改主意了,他不是想和大明朝谈议和的事情。

他是想到了历史上兵临城下,还想议和的皇帝。

他记忆中,大明不擅长兵临城下时与敌人议和。

擅长兵临城下与敌人议和,那是大宋的皇帝们。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