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自医,堪称是综合能力的大比拼。
根据规则,参加医者自医环节的两人,需要从原先药材识别环节提供的药材中,挑选所需药材,熬制汤药,将其定义为不致人于死命的毒药或许更恰当,给对方服用。
服用者需根据现有条件自行解毒,或采取针灸之术,或挑选现有药材熬制汤药,成功解毒即为获胜。
如果不能解毒成攻,熬制汤药者解毒成攻则获胜,不能解毒成攻的话,双方都判定为失败者。
相对普遍的共识,韩医在华夏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其他国度的医学演化而成,自然对药物的理解,与华夏传统医学的认知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
华夏传统医学一般都会把药与毒并列,历来就有药即毒、毒即药、是药三分毒的说法,甚至很多典籍将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
所谓的是药三分毒,说的便是凡为药物,本身都会有一定的毒性。
这里的“毒”,现代医学理解为药物里的毒副作用,如治疗疾病所用的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一些潜在的副作用,最明显的便是很多药物要经过胃部消化以及肾脏代谢,在用药之后可能会伴随着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是过量用药之后,可能会给肝肾功能增加负担,引起肝肾的损伤,从而威胁生命。
而华夏传统医学中的“毒”,通常还指药物的“偏性”。
什么叫偏性?
指的便是药物中偏向性的属性,比如有的药偏温,有的药偏寒。
华夏传统医学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根本原因就在于身体机能的失衡。
用药,无非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去纠正身体的失衡。
比如体寒的人需要用温性的药,容易上火的人需要用寒性的药,体虚的人需要用补益的药,外感病邪的人,就需要用去除病邪的药,所以正确地利用药物的偏性可以使人身体实现平衡,恢复健康,所以华夏传统医学里经常还能看见“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等字样。
作为在华夏传统医学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韩医,自然和华夏传统医学是同根同源,对华夏传统医学里提到的“是药三分毒”极为信奉。
显然这一回合的比试,几乎涵盖了药材识别、方剂应用、医药技能的方方面面,当然这一回合的比试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不过好在现场有那么多堪称医学界泰山北斗大佬存在,纵使出现一些意外都能很快的解决好。
而且为了防止出现致人死命的现象,沈浪和金泰酷双双签订了协议,绝不允许故意熬制致人于死地的汤药,而且所熬制的汤药方子要在紧急时候提供给现场评委,以便出现意外时能及时开展救援。
正因为这一回合的交锋带着一定的风险性,导致这一回合的较量极具观赏性。
惊险!
刺激!
有人在心里给这一回合的较量,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很快,两人面前摆满了药材。
撰写药方、挑选药材、熬制汤药,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开展。
二十分钟后,两人熬制汤药先后成品。
浓郁的药味,弥漫了整个大礼堂。
苏倾城满脸紧张的盯着沈浪,心中无比焦虑,暗道这哪里是比赛,简直就是要人性命啊。
苏倾城实在想不通沈浪为什么要答应金泰酷的挑战,毕竟沈浪已经连胜两局,取得了决赛的胜利。
“真是个死脑子,为什么就不知道拒绝呢?”苏倾城略带一丝责怪,低声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