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长青没办法,她在杨门县生耗了半天,等暮色降临,才带着杨正等人离开杨门县。</p>
回去的路上,孟长青问杨正,“你们可遇见过一对年轻夫妻?”</p>
“见了。”杨正问,“可是凉州府下钱曾庄的一对小夫妻?”</p>
“正是。”</p>
“您离开不久后,他们就到了城门口,亮出路引跟看守的官兵说要去北山县,您猜那看守的官兵说什么?”</p>
“说什么?”</p>
“他们居然说,边境地带跟别处不同,不是有路引就能过关的。”杨正道:“要不是我们就在旁边,那两人如何能过得了杨门县的城门。</p>
大人,百姓们迁居北山县,您已经跟上面打了招呼,他们该参的也参了,您这边罚也罚了,说好的一位壮劳力五十两银子,何至于还是拦着不放?”</p>
“说到底这件事是我强迫他们,他们无奈之下同意的,现在的局面我也有所预料。”孟长青说,“只是劳烦你们每日奔波。”</p>
“属下为大人效力,是分内之事。”杨正担心,“今天我们不顾守卫的阻拦,将那两个人接去了北山县,恐怕明天杨门县的守卫不会再让我们进门。”</p>
“同是府衙中人,他们没权利将你们拦在城门外。”孟长青吩咐,“明日我也会过来,我跟茅大人还有话没说完。”</p>
孟长青又问:“那对夫妻是谁送回去的,准备安置在什么地方?”</p>
“是程光,现在天气还冷,我让他把人带到公屋去了。”</p>
天色越来越暗,杨正带来的人点燃火把走到前头引路。</p>
“回去吃顿热乎饭,再好好泡个澡。”孟长青说,“明天与我一同出发,不必早起。”</p>
“是!”</p>
回到北山县县衙附近,孟长青让其他人先去休息,她和八方则调转方向去了公屋。</p>
北山县所谓的公屋,就在县衙东侧三里外的一片空地上,是好几排相连的小屋。</p>
孟长青准备煽动百姓移居过来时,就已经派人着手建造了。</p>
它墙壁较薄,每个房间空间较小,所以建造起来并不费功夫。</p>
不过也正因如此,这些小屋并不适合长期居住,就凭它的墙壁,根本抵挡不住深冬的寒气。</p>
梅子和曾大树,目前就住在公屋的第一排第一间。</p>
远远看去,就能看到里面传出昏黄的灯光。</p>
“今天见到的那两个人,你觉得面熟吗?”孟长青问八方。</p>
“面熟的很。”八方说,“尤其是那个男的,当时跟燕军对上,他勇猛的很,杀了好几个燕军,只是不记得他叫什么了。对!我想起来,他好像有个弟弟,对战时受了伤,他陪在营地养了好些日子才离开的。”</p>
经八方提醒,孟长青记起他们是谁了,其中那女子,正是对敌当日带头建墙的那位。</p>
“我记得,她似乎叫梅子。”孟长青不是很确定,毕竟见面次数太少,相隔的时间太久。</p>
“八方,把布袋里的蓝面册子拿给我。”</p>
八方熟悉布袋里的每样东西,即便不看,仅凭手感也能精确的掏出来。</p>
孟长青拉停马匹,把手上的火把递给八方,自己就着火光翻看册子上的内容,这正是当初修建城墙的名册。</p>try{ggauto();} catch(ex){}
因为要把这些名字刻到城墙上,所以当初整理时,她因需要抄了好几本。</p>
这就是其中一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