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意将审判机构独立,袁卿以为如何?”</p>
朱由检率先开口道。</p>
袁可立听到这点,明白皇帝为何把自己留下来了。</p>
大明的审判事务归属刑部,大理寺负责复核。刑部的事务分为十三司,对应地方十三省刑名事务。</p>
刑部的任何一点调整,都会涉及地方。更何况审判机构独立,是关系刑部核心职能的大变动。</p>
没有他这种曾在三法司任职、有地方经历的大臣辅佐,皇帝也不敢擅自改动刑部。</p>
对皇帝的看重很是感动,袁可立当然不能直接反对,思索之后,和皇帝交流道:</p>
“陛下打算怎么调整呢?”</p>
“是新设一个衙门,还是在刑部设立独立审判机构?”</p>
朱由检道:</p>
“肯定不能继续留在刑部。”</p>
“政府机构要求下级服从上级,审判机构留在刑部的话,根本谈不上独立。”</p>
“朕打算设立审判总署,由大理寺右少卿管辖。”</p>
“大理寺原有事务归左少卿管辖,设立审刑总署,仍旧负责慎刑。”</p>
“两个总署独立办公,大理寺卿管总。”</p>
袁可立询问道:</p>
“审判总署的审判,如何确保独立?”</p>
朱由检道:</p>
“审判总署只负责总体指导和案件分派,无权进行审判。”</p>
“所辖各级法庭,独立审判案件。”</p>
“每个法庭的审判,都是最终结果。”</p>
“犯人不服可以上诉,甚至到大理寺请求复核。”</p>
“这样的审判机构,袁卿以为如何?”</p>
这是后世的通行做法,袁可立当然说不出什么缺点,觉得这样确实比现在的刑部负责更好。</p>
只是这样的话,刑部的职权就削得太厉害了,刑部十三司的设置,完全没有必要。</p>
“难怪陛下只留下一个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和刑部右侍郎都不任命。”</p>
“这是把刑部的根给刨了,刑部要完全重建。”</p>
思索着皇帝的话语,袁可立觉得这样大的变动,如果皇帝在朝堂上提出来,自己肯定要直接反对。</p>
现在私下交流,肯定就不能那样了。一旦皇帝认为他无法交流,以后可能就不会和他商量这些事。所以他只能委婉劝谏道:</p>
“刑部有十三司,各有郎中、员外郎、主事,这些官员陛下打算如何安排?”</p>
“还有地方提交给刑部的事务,应该如何安排?”</p>
朱由检考虑过这个问题,说道:</p>
“这次审查阉党,肯定要清退一些官员。”</p>
“刑部判了那么多冤案,肯定有不少人要担责,即使留任也要降低级别惩治。”</p>
“朕打算把刑部十三司降为十三厅,设正六品主事一人、从六品从事两人,负责管理各厅。”</p>
“下面如有需要,再设立各种事务处,以正七品知事、从七品检事管理。”</p>
说完对刑部官员的安排,朱由检又道:</p>
“这十三厅属于总务司,设正五品郎中、从五品员外郎管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