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寒风,仍旧凛冽刺骨。</p>
就在京城的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氛围时,京西的工匠已经开始复工。</p>
作为皇帝最看重的工程之一,京西的棱堡虽小,却集中了能工巧匠。</p>
整个大明最擅长土木营造的一群人,都集中在这里。</p>
吕祥作为当今的木匠之首,自然参与了此事。</p>
他率领文思院营造研究所的工程师,参与棱堡建造。</p>
虽然被皇帝调去制造火器、主要精力不在土木营造上,吕祥仍旧发挥了他的智慧。</p>
仿照皇帝让他制作的木质火器模型,吕祥为京西棱堡同样制造了模型。</p>
而且因为棱堡的设计发生了几次变化,他按照皇帝的提点创造性地发明了积木,能够很方便地拆装,改变模型样式。</p>
也因为此,主持棱堡修建的徐光启等人,利用这些积木试验了很多想法。</p>
最终在大明的城池建造基础上,参考西方的棱堡样式,再用上水泥、混凝土等技术,定下了棱堡最终的设计图。</p>
整个新年期间,徐光启等人都忙在这件事情上。并且在正月六日,就让文思院匠官和巡捕营工兵复工,开始棱堡修建。</p>
地址之前已经选定了,甚至地基都打好了,砖块、木石、水泥也都运了过来。</p>
但是因为棱堡设计的改变,一些地基需要重修,需要的建筑材料,也需要重新计算。</p>
所以徐光启让巡捕营的工兵,暂且只修建不用改变的部份,其它部分重新打地基,之后才会修建。</p>
作为大明传统城池建造的延伸,京西棱堡自然采用的是夯土城墙,也就是用夯土版筑的办法建造城墙。</p>
这种城墙历史悠久,在大明还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外面包上一层砖,成为夯土包砖城墙。</p>
太祖朱元璋所说的“高筑墙”,就是建造这种夯土包砖城墙。</p>
它既有夯土厚实的防御力,也能用外面的砖块防范雨水侵蚀,使城墙固若磐石。</p>
后世中国留存的古城墙,大多是明代修建,奠定了中国数百年的城墙形制。</p>
京西棱堡的修建,也保留了这种城墙建造方法。相比纯粹用砖石来说,夯土包砖城墙的成本更低,而且厚实的夯土也更能抵御炮击,仍旧能够沿用。</p>
但是城墙的外形却发生了变化,从之前四四方方的城墙,变成星型棱堡。以便能形成交叉火力,更便于火器发挥威力。</p>
巡捕营的工兵,在土木工程师的指挥下,先是在地基上铺设了石块,以便能在上面夯土。在下雨和积水的时候,城墙也不至于泡坏。</p>
这一步因为混凝土的出现,是可以用混凝土代替的。只是现在是冬天,混凝土结冰化冻后强度会受损害,所以这次还是用石块。</p>
然后就是用版筑技术,在上面建造夯土墙。</p>
夯土料是用黄土和稻草、石灰等混合一起,加入适量水反复拌和捶打,搅拌均匀成为夯土混料。</p>
后世的一些农村还能看到这种土墙房屋,它曾经在中国大行其道。</p>
夯土料运到上面后,需要木版相夹固定,然后用夯杵来回夯击,使之更加紧实。</p>
夯土城墙的标准,称为“锥不过寸”。意思是用锥子扎夯好的土城,锥尖不能刺入一寸,否则就是不合格。</p>
在夯土城墙完成后,外面还要砌上一层砖,以便能够更好地防雨防水,抵挡风雨侵蚀。</p>
所用的城砖,也是专门烧制,有严格的规定。</p>
北京城墙所用的城砖,是从山东运来的临清贡砖。</p>
这种砖块非常坚实,后世还成为收藏品。</p>
从永乐年间开始,工部就在临清设营缮分司督理烧砖业,岁征城砖百万。</p>
京西棱堡用的砖块,就是从库房中取出的贡砖。</p>
砖块之间的黏结,之前用的是灰浆,有糯米灰浆、桐油灰浆、蛋清灰浆等种类,成本比较高昂。</p>
在水泥出现之后,毫无疑问被水泥取代。</p>
文思院的工程师从当前研发出的各种水泥中,选择了最适合冬季施工的一种,用于棱堡建造。</p>
他们还按照皇帝的要求,在研发更适合用于野战工事的速干水泥。</p>
在修筑这座棱堡时皇帝也有要求,最好在一个月内完成。</p>
因为到二三月的时候,大凌河就会化冻。到时候海军会运送东宁的士兵,前去修建大凌河堡。</p>
现在,霍维华就已经去了辽东,亲自去原本的大凌河城附近考察哪些地方适合筑堡。探查原本大凌河城的地基和残余砖石,是否能够使用。</p>
郑芝虎来到京西看到的,就是数千工匠和工兵,在紧锣密鼓地修筑城堡。</p>
徐光启这位大学士也常驻这里,监察棱堡修造。</p>
这个工作,在很多文官看来比较苦,他们也不愿和工匠混在一起。</p>
但是徐光启却非常乐意,因为他早在天启年间,就和弟子孙元化等人,提议修建更适合火器发挥的西洋铳台,可惜没有被朝廷采纳。</p>
在这次起复为大学士后,他又提出了这个建议,并且认为是当前急务。</p>
这和朱由检提出的修建棱堡防守、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法非常契合,所以他这次得到了皇帝支持,在京西修建棱堡。</p>
他的弟子韩云、韩霖等人,也同样参与了此事。</p>
甚至在之前考察热兰遮城时,他们就有人过去。</p>
也因为此,徐光启等人不但有从传教士那里知道的棱堡设计图,还有实物作参考。</p>
在研究了东西方城池优点后,设计了这座中西合璧的京西棱堡。</p>
西方棱堡出现百余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从最初的圆形演变成有棱有角的锐角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棱堡。</p>
在城墙的外面,还有一大堆的三角堡、角堡、皇冠堡、凹面堡、隐蔽路、壕沟、防护坡……形成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p>
可以说,这是西方堡垒技术的集大成。使得西方在16-18世纪,进入了一个守强于攻的时代。</p>
大明这次修建的京西棱堡,自然没有这么复杂。只是参考热兰遮城,把城墙的四角修成锐角铳台。</p>
然后再举行攻防演习,根据需要修建外围的防御工事。</p>try{ggauto();} catch(ex){}
巡捕营新军的十个大队,已经分成攻防双方,开始进行演练。</p>
这次演习的结果,会决定他们的奖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