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构想是,在保留面向君主的核心思想,再增加面对百姓的格物致知思想,这样的话,儒家思想就能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涵个个层面。一切理论出于儒家,农夫、工匠根据儒家的理论,再利用自己的经验去种更多的粮食,去发明更为先进的工具,如此儒家思想才能利于不败之地。也只有当百姓都拥护儒家思想,朝廷才会更加的重视儒家思想。
而且这也不是坏事,儒家不是一种重视轻徭薄赋,重视农耕吗?那儒家去帮助百姓想办法种出更多的粮食,这也符合儒家的核心思想,区别就在于没有经过君主”
如此一说,郑伯隅等人就非常心动了,仁政、礼乐、德治,三大核心是不变的,而格物致知的思想是完全面向百姓的,因为现在没有纯粹科学思想,最接近科学思想的墨家主要也是兼爱、非攻,那么儒家占得,自然归儒家。好比说以前总是拿着屠龙刀号令群雄,现在我不是要将你的屠龙刀变成打狗棒,而是再给你一把倚天剑,这就等于是无敌了。
这是稳赚不亏的买卖啊!
韩艺在面对那些儒生时,就拿着理论说事,但是面对这些大儒们,他极少谈及学术理论,而是谈及儒、道、佛三教之争,因为他知道面对这些大儒,他的那些理论不堪一击,说不定自己还会被他们给说服,既然如此,那不如不谈这些。总得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四人再一次被韩艺说服了,而这一次就不再仅仅是支持格物致知的精神,更多的是支持韩艺的思想战略,等于四大家族搭上了韩艺的战车,加强了韩艺与四大家族的联盟。
韩艺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又道:“各位前辈,我们凤飞楼正在筹划一种推广格物致知精神的民间小抄。”
郑伯隅错愕道:“民间小抄?”
韩艺点头道:“这小抄就是类似于朝廷邸抄的一种刊物,专门用来发表一些学术理论,各位前辈也都知道,我手中有纸墨和印刷术,只要有充足的资源,我们可以一夜之间发表上千份小抄。只是晚辈资历尚浅,学问不够,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引力,如果各位前辈愿意的话,我希望能够多多刊登各位前辈的学术理论。”
几人听得目光急闪,这是一个好东西,要不答应的话,那就成猪了。
郑伯隅抚须笑道:“推广儒家思想我们自然是责无旁贷,就算你不邀请我们,我们也会鼎力相助的。”
其余三人也点头表示支持。
“那真是太感谢了。”
韩艺故作激动不已,随后又道:“不过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我打算第一刊着重论证格物致知的思想,因为现在这一争论已经闹得全城皆知,发表这方面的言论,可以使得更多人来看,同时也让世人知道格物致知的思想能够帮助百姓丰衣足食,能够帮助朝廷施以仁政。我相信这对于各位前辈而言,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四人纷纷呵呵笑了起来,这都不好意思谦虚,因为这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太简单了,稍微谦虚一下都成虚伪了。
经过此番交谈,韩艺的科学思想终于获得了四大家族的绝对支持。
第一次交谈中,双方说的还是不清不楚,只是强调了格物致知的思想,这一回可是有着质的改变,是从更加长远的战略布局去考虑的,可以说是一种战略联盟。
虽然说四大家族不能够代表天下儒生,但是有了四大家族的支持,再加上韩艺自身的手段,科学思想借以儒家这一艘大船粉末登场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了。
而这一步对于韩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首先一点,他的那些发明就不再是旁门左道,而是儒家正道,如此才会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一旦科学成为了正道,那么身怀绝艺的韩艺的名望肯定是扶摇直上。
郑伯隅等人回去后,并没有跟上回一样,立刻发表声明支持韩艺,而是与一干大儒们见了一面,将韩艺对抗佛道二教的战略跟他们说了一遍。因为有些大儒是反对韩艺的言论的,包括崔卢郑王四家内部的一些大儒。
咱们不要去纠结那些细节上问题,得从大局上面考虑,如今佛教这么强势,而道教又有皇室的支持,咱们儒家必须得想办法去应对,不能坐以待毙,如果儒家完了,那我们都完了。而且咱们儒生的群体这么大,不可能每个人都当官,那你总得给他们找点事做,否则的话,他们可能去投靠别的教派去了,这就是一种人才流失。
一番讨论之后,终于将那些大儒给说服了,为了保证儒家的地位不被撼动,决定极力推崇格物致知的思想,以及支持韩艺的那一番言论。
而这一次支持韩艺的声音要更加大,凭借着这些大儒的威望,在争论的初期,就将风波给平息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