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学礼原是宁夏镇花马池的副将,在孙传庭麾下讨生活。</p>
崇祯十六年末,他追随孙传庭进击汝州,一败涂地。不久,李自成攻入陕西,董学礼便随波逐流,率部投降,坐上了总兵的位置。</p>
然而,与白广恩、陈永福等名将相比,他的声望和实力都差得远,上不了大台面。</p>
所以,虽有几个人认识董学礼,可愿意和他攀交情者,却连一个都没有。</p>
最后,还是孙二弟担起重任,前往城东探个究竟。</p>
孙二弟在董营显然受到了礼遇,回来时,带着好几份珍贵的礼物。</p>
其中一对玉如意,碧绿水润,雕工精致,价值不菲,正适合太子的尊贵身份。</p>
据孙二弟转述,董学礼自称大明忠臣,委身顺营实为形势所迫,不是自愿的。</p>
既然先帝已经驾崩,又在临清巧遇太子,他理应追随太子南下,夺回帝位。</p>
但他提出,营中现有一万多张嘴,粮草方面有些为难。若太子肯接济他五千石粮食,三万两军饷,他董学礼愿意马上拔营前往济宁,为太子开路。</p>
这个答复大大超出朱慈烺所料,直呼原来董将军身在曹营身在汉,之前错怪他了。</p>
方以智连忙道:“殿下明鉴,此贼似乎在骗粮草军饷,不可信之。他若真心反正,为何不早过来明言呢?效忠殿下还要讲条件,真是岂有此理。”</p>
朱慈烺饶有兴致地把玩那对玉如意,笑道:“翰林,你这就说得不对了。年初,先帝调吴三桂勤王,吴三桂怎么说的?听调之前先要开拔费,很合理嘛。”</p>
说着,他转向另一边,又问道:“二弟,董学礼方才是不是大倒苦水,称营中粮食快吃光了?”</p>
孙二弟点头道:“殿下英明,确是如此。他还带我去看了储粮营帐,确实不剩多少了。小的出营时,又问了几个士兵,都说董将军抠门得很,一天只管两顿稀饭,不给干饭。”</p>
方以智在旁听得满不是滋味,以前吴三桂、左良玉等骄兵悍将,就爱搞这一套。</p>
调他们去打仗,可以,先给钱。如果对手不太好对付,还要加钱。</p>
如果有钦差大臣去催促,他们就哭穷,以示他们不是不听皇帝调令,而是真的吃不上饭,没钱差遣不动饿兵。</p>
从这个角度看来,董学礼提要求,那是在试探诚意,看太子为招揽他,愿意付出多少。</p>
那股子骄纵和贪婪,和以前的吴三桂、左良玉如出一辙。</p>
想到这里,方以智毅然劝道:“就算董学礼有反正之心,殿下也不可答应他的要求。否则,后面的人有样学样,就没法重振朝纲了……况且,咱们的粮草本就不多,只够自己吃的。万一他耍诈,就麻烦了。”</p>
董学礼有历史背书,板上钉钉的大汉奸,朱慈烺当然不信他有反正之心。</p>
他放下调侃的表情,正色道:“董贼狡诈,他的话咱们都不能顺着听……也不能反着听。否则,就上套了。”</p>
孙二弟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道:“殿下,顺着听不行,反着听也不行,该怎么听?”</p>
“横着听。”</p>
朱慈烺掰起手指,历数对方可能在耍的几种诡计:</p>
其一,拖延时间;</p>
顺着董学礼的思路走,必然要花很多时间去谈条件,比如用爵位来代替一部分粮草,约定开拔时间等等。</p>try{ggauto();} catch(ex){}
一来一去,十几天就过去了。</p>
其二,故意示弱,引诱近卫营去城东;</p>
现在董营在城东,近卫营下城西,中间隔着明军控制的巨大城池。这种情况下,董部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斩首太子,是很难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