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迟迟无法渡河,就要下黄河打鱼补充食物了,无论打徐州还是打淮安,都一样。</p>try{ggauto();} catch(ex){}
朱慈烺对比了三种方略,都觉得不是很靠谱,太被动了。</p>
尤其是坚守临清,几乎没有获胜的希望。</p>
现在禁卫军兵力有两万余人,和两路清军加起来看似差不多,实则天差地别。</p>
首先,两路清军里面,百战精锐至少超过一万人。其中,至少有三千以上满洲八旗。</p>
禁卫军这边呢,满打满算也就六七千精锐,其余全是半吊子新兵。守城当然够用,出城反击则根本不够。</p>
凌駉提出坚守,是犯了料敌不明的错误。</p>
他从未直面八旗兵,不清楚这个时期满洲八旗有多厉害。有巴哈纳、石廷柱两位名将坐镇,他们即便一时失利,也绝不会溃败。</p>
一旦两军纠缠在一起,明军野战无法大胜,就肯定脱不开身。</p>
而清军在燕京还有预备队,届时沿运河南下增援,临清就危险了。</p>
朱慈烺向郭升问道:“你们觉得呢?”</p>
郭升之前就在苦苦思索,被点名提问后,又想了一会儿,答道:“还是按原定方略,在东平湖弃船,走黄河故道南下,在柳园口一带渡河为最佳。”</p>
众将齐声道:“万万不可呀!”</p>
王国栋道:“郭将军,看来你是不太熟悉路吧。从东平到柳园口有五百里之遥,咱们弃了船,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定会被鞑子骑兵追上的呀。”</p>
凌駉也道:“郭兄,此一时彼一时也。原定方略……不太好走了。”</p>
“五十里,最少走五十里,”郭升报出一个数字,接着道:“我柳沟营与忠贞营断后,你们放心赶路,每天最少走五十里。”</p>
其他武将面面相觑,脸上都有点怀疑。</p>
两营断后说得好听,到了紧要关头,还不知道谁跑得最快呢。</p>
朱慈烺看着眼前的几拨人争论,隐隐察觉到冲突的本质所在。</p>
凌駉在临清根基最深,在有希望打赢的情况下,尽可能留在山东坚守;</p>
王国栋等人实力最弱,害怕一旦大决战,会被当成炮灰。所以他们希望更接近黄河一些,以便挺不住时,打着忠于弘光的旗号渡河逃命。</p>
郭升呢?</p>
他希望距离河南更近一些。毕竟柳园口就在开封府和归德府的交界,附近或许有部分县城还举着顺廷的旗帜。</p>
严格来说,这三种思路都有点“忠诚不绝对”的味道。</p>
可朱慈烺深知,苛求每一个人绝对忠诚,赢不来胜利。</p>
唯有找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略,才能让所有人的力气往一处使,将两万余人的潜力发挥至最大。</p>
军议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这个方略。</p>
朱慈烺道:“按路程来算,西路的金玉和3天后到临清。北边嘛,德州城怎么也能耽误鞑子一天,最快5天后到。能不能这样,先击溃金玉和再说,回头再想办法对付巴、石?野猪皮也说过,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嘛。”</p>
一个声音问道:“殿下,就一天时间,能击溃金玉和吗?”</p>
另一个声音则问道:“殿下,你可有对付巴哈纳的法子?”</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