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谦的话,自然是想要鼓励李云,让李云积极进取,将目标放的更大一些。</p>
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要劝李云立志。</p>
要志在天下,而不是以后一直待在江东,做江东鼠辈。</p>
不过杜谦有杜谦的道理,李云也有自己的想法。</p>
他这几年看了许多书,对于这个时代并不是全无了解,尤其是看了苏大将军遗留下来的手札之后,对于这个时代军事层面,至少是有了清楚的认知。</p>
他也知道,只要主战的精兵过万,便可以在整个天下排得上号,甚至有资格去参与进将来的逐鹿之争中去。</p>
但是李云麾下的这支军队,虽然已经人数过万,如果算上李云最近收揽的扬州兵,以及周良苏晟各自收拢的军队,甚至人数要在一万一两千人。</p>
可李云非常清楚,自己手底下这一万多人,虽然是主战军队的待遇,但至少在眼下,还远没有到主战军队级别的战斗力。</p>
哪怕经过训练,有了主战兵力的身体素质,但不管是战阵,还是临阵经验,以及一支军队应该有的军魂。</p>
都还欠缺不少。</p>
就比如赵成麾下这支都尉营,经过扬州一战之后,水分挤去了一些,如果碰到平卢军的主力,也只能勉强打一打。</p>
至于江南的军队,苏晟麾下那支军队,经过歙州,睦洲两场战事,也相对要好一些,而李正周良两个人手底下的都尉营,则完全不能视为主战兵力。</p>
想要练出一支万人规模的主力精锐,不是光砸钱进去,就能立刻凭空变出来的。</p>
需要战场上血与火的淬炼,以及时间的沉淀,更需要一场场胜利,来凝聚军队的灵魂。</p>
杜谦是个读书人,他虽然读书多,但是对于兵事,并不如李云自己,因此在军事上,杜谦的意见可以听,但是李云自己,也必须要有清晰的认知,和自己的想法。</p>
扬州城里,两个人坐在一家酒楼的二楼,举杯碰了杯酒之后,李云想了想,开口问道:“文川先生的事情,青州那便试图压下去,受益兄看,是不是我们助一助风,把这件事传播开来。”</p>
“传肯定是要传的。”</p>
杜谦不假思索的说道:“哪怕不考虑利害,单为文川先生的风骨,这事也值得宣扬出去,况且现在平卢军是咱们的敌对,只要事情宣扬的足够广,顺便带上平卢军南下,侵占江北的罪过。”</p>
“周绪立时就成了大周的叛臣,更会成为千古罪人。”</p>
说到这里,他看着李云,轻声道:“到时候,跟平卢军交战的咱们,便会成为正义之师。”</p>
“至少在名分上,是有利的。”</p>
杜使君低头喝了口酒,轻声道:“最重要的是,要在江南传开,江南的仕林,便会惦念着二郎的好处,说不定很快,就会有更多人来投靠,二郎便不用愁着手底下,没有文人可用了。”</p>
“这事我来撰文,然后交给刘兄弟,让他尽快传将出去。”</p>
“好。”</p>
李云看了看杜谦,点了点头。</p>
“咱们这么做,也算是遂了文川先生的心愿。”</p>
杜谦默默低头喝酒,摇头叹道:“我以为,文川先生此举,有可能是为了践行自己心中的道义,未必就是为了求名。”</p>
李云饮尽一杯酒:“受益兄你不知道,那位文川先生。”</p>
“其实相当有手段。”</p>
李某人眯了眯眼睛。</p>
“他此去青州…嘿。”</p>
“定然是事先有过谋划的。”</p>
说到这里,李云一杯水酒洒在地上,缓缓说道:“不过敢死,便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古往今来,总是有一些这样的读书人,至少勇气是让人钦佩的。”</p>
…………</p>
扬州刺史于琮被下狱了。</p>
下狱之后,一直不太安生,在大牢里不停喊冤,直到许昂将莫道正,投入到了这位于使君的隔壁牢房,这位于使君才安分起来,不再喊冤。</p>
不过他还是时不时向守大牢的兵丁哀告,想要见李云一面,不过并没有人理他。</p>
大牢里,莫道正莫司马,一言不发的坐在角落里,死死地盯着隔壁的于琮。</p>
眼神里,全是怨毒。</p>
而于使君是个胆子很小的人,被莫道正盯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整个人缩在角落,头也不敢抬。</p>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于琮的这种胆小的性格,李云才有机会进入扬州城,要不然这会儿,李云可能早已经领兵返回江南去了。</p>try{ggauto();}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