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候,村子穷的很,开始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听任老师很多乡亲都反对的,后来这条路救了很多人,这才改变了大家的看法,你们大家现在看到的青山绿水,都是任老师努力的结果,可以就是他拿钱换回来的。”</p>
吴群顺着自己的记忆,结合自己听的和乡亲们的述,将高旁村如何从十万大山里一个不为人知的落后村子,变成现在现代和古典融合的新农村模式娓娓道来。吴群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仿佛带着魔力,将大家带进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里。随着时代下的人们一起喜怒哀乐,彷徨迷茫最后又坚定前校</p>try{ggauto();} catch(ex){}
等吴群把故事完,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还沉浸在回忆里不曾醒来,就连吴紧都深深沉默,吴群的很多东西和他看到的并不一样,果然所有东西能成为知识留在书本上,那都是美化过的,现实往往不尽人意。</p>
“带大家去看看这里比较值得一看的地方,比如我们这里最古老的鼓楼,还有我们的关公庙,听老人关公庙和鼓楼都有好几百年历史了。由于没有正规的文字记载,仅靠人们口口相传,所以具体时间已经没法考证。”</p>
吴群带着吴紧往鼓楼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介绍,只顾着自自话,留着吴紧去处理直播间的弹幕,时不时跟大家互动一下。十几分钟后鼓楼出现在了大家眼前。</p>
这是一座典型的侗族鼓楼建筑。四条大柱子连吴紧都抱不过来,柱子被蹭的油光发亮,舞台也得台面有些不平,上面有一些深深浅浅的脚印。连坚硬的木头都被踩出了脚印,很难想象这鼓楼经历了多少岁月才有这些沧桑的浪漫。</p>
鼓楼的正中间摆着一面铜鼓,高约半米,直接约一米。看起来霸气十足。</p>
“听这面鼓是战鼓,曾经跟随薛仁贵将军一起出征过。当然这个东西十有八九是假的,国人就喜欢搞面子工程,什么东西都要和一些名人名事扯点关系,这样才显得根正苗红、出身不凡。这面鼓自我记事起就一直摆在这里,从来没有人搬动过,以前这里还有一副铠甲和一副弓。老人有一次计划生育队过来村子里抓人,顺手就给拿走了,只有这个鼓太大又没什么价值才得以留下来。唉!世道啊!”</p>
吴群伸手敲了敲鼓面,一声来自远古岁月沉重的叹息声就在鼓楼里响了起来,绕梁不绝。</p>
“有弹幕问着这东西看起来很古老,干嘛不捐给博物馆,因为他们有专业人士修复保养,比放在这里不闻不问好多了。”</p>
吴紧给吴群读一些比较值得回答的弹幕。</p>
“这鼓以前是村子了开会的时候用来集合的。后来有了广播就不用了,这东西是乡亲们的念想和象征,不给带走的。就好像村边那关帝庙一样,是乡亲们的信仰,没人敢半个拆字。这和拆掉乡亲们的脊梁没区别。我带大家去看一下,老实时候我老怕这里了,里面乌漆麻黑的,一进门就阴森森的让人背后发冷。庙门口正对面山上是村子里的坟场,庙门的路是死人拉出埋葬的必经之路,去世的人都要放这里一晚上,是让关帝镇邪,以免尸变啥的。”</p>
吴群完情不自禁耸了两下肩膀,仿佛要抖掉什么一样。带着吴紧往关帝庙而去。</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