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争破头皮都想参与其中,现在却成为了姚广孝的开山之作……面对如此巨大的荣耀诱惑,姚广孝自己反而犹豫起来,支支吾吾的对朱瀚说道:“殿下,我、我如果没做好,怎么办?担心会愧对殿下您的信任。”</p>
“建错了,拆了重建就是。”</p>
朱瀚说的,就像简简单单洒洒水的事情,可姚广孝却知道从中要花费多少。</p>
盖错了,拆了重建,这得需要多花多少钱?</p>
朱瀚就算想藏富于民,可大明朝国库支撑得起这般不计成本的花销吗?</p>
谁知道,朱瀚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姚广孝立刻无语起来:“重建的资金,从你的薪资里面扣。”</p>
“……”</p>
我建错了,我掏钱?</p>
这不是贴着自己的钱干公家的买卖吗?</p>
如果真重建……别说几次,就算只重建一次,姚广孝十几辈子都要给老朱家免费打工。</p>
但这件事朱瀚已经安排下来,再拒绝恐怕就是打朱瀚的脸,姚广孝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任务,并且在第二天和朱瀚告辞后,便匆忙北上前往燕京。</p>
朱瀚收了个门客,可他却根本不教他什么,只是安排活……可就是这般的职位,也有无数人挤破脑袋都得不到,姚广孝却不费吹灰之力。</p>
不得不说,历史名人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巨大的。</p>
……</p>
至于姚广孝担心的,建设燕京城大明国库里有没有那么多钱,完全是瞎操心。</p>
倭岛布政使司府邸,方国珍看到了来自大明的命令。</p>
命令很简单,今年倭岛要为大明,贡献三千万两白银。</p>
白银,还不是银币。</p>
倭岛上没有铸币权,他们只能把开采出来的银矿烧成银锭,然后运往大明,再由大明本土隶属财部的铸币厂铸成银币。</p>
三千万两白银,比去年的产量多了一倍。</p>
方国珍看到后没当回事,写下一句话后,直接交给石见银山上的学生们去做。</p>
不要过程,他只要结果。</p>
当石见银山的刘彬和周林,看到方国珍的命令后,脸上露出苦涩的表情。</p>
勐地增加一倍产量,这得增加多少人手?</p>
如今石见银山的开采已经到了饱和,可大明却突然压下来这么重的任务,他们怎么可能完成嘛?</p>
可方国珍却又是不讲道理的人,大明命令后面的一句‘不看过程,只要结果’就足以表明方国珍的态度。</p>
怎么完成?</p>
刘彬和周林思来想去,却始终找不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只能求助于他们的同窗好友沙启亮。</p>
沙启亮三人,来到大明也已经有接近四年的时间,倭岛上的种种人间炼狱般的惨剧,沙启亮从一开始的抗拒到慢慢的接受,现在他已经能坦然面对。</p>
三人来到倭岛,方国珍一眼就相中了沙启亮,把他留在身边处理倭岛上的事,方国珍对沙启亮很是信任,再加上方国珍本来就不擅长治理,所以沙启亮更像是倭岛布政使司的一把手。</p>
周林和刘彬两人,也成为了石见银山的主要负责人,他们两人联袂来见沙启亮,说明缘由后,沙启亮不由得蹙起眉头:“朝廷勐地要我们增加白银的开采,足以证明咱们朝堂又要有大动作。”</p>
“兄弟们,这是好事,咱大明越来越强盛,对周边的影响力越大,尤其是咱们倭岛,这就是我大明东边的第一道防线,大明的强盛足以让咱们越发稳固的掌控倭岛。”</p>
等沙启亮逐渐分析清楚大明突然传来命令的缘由,沙启亮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神情中带着激动:“兄弟们,这件事,咱们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尽可能的超额完成。”</p>
刘彬和周林听到沙启亮的话,不由得苦笑起来。</p>
周林对沙启亮道:“沙兄,你没有去过石见银山,对里面的情况可能不太了解,如今石见银山的开采量已经达到饱和,就算把整个倭岛的人都派过去挖矿,咱也炼不出这么银子啊。”</p>
然后,刘彬和周林两人把石见银山的情况告诉了沙启亮,并且表示今年能冶炼出来两千万两白银已经很不错了。</p>
“刘兄、周兄,你们两个把事情想得太简单,眼前的困局是产量跟不上去,而不是其他原因,不能只在眼前寻找办法,我们可以再想想其他办法嘛。”</p>
沙启亮似乎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看着周林和刘彬两人:“你们想想,倭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p>
是什么?</p>
刘彬和周林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开始思考……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让沙启亮干着急。</p>
这俩同窗挺有能力的啊,怎么在倭岛上锻炼了那么久,越活越回去了啊?</p>
沙启亮只好自己把答桉说出来:“你们还想不明白吗?倭岛的最大优势,是和大明本土近啊!”</p>
“这……这是什么解决办法?”</p>
刘彬双手一摊,表示自己没听明白:“大明还能给我们帮助不成?”</p>
“为什么不可以?”</p>
周林却表示自己明白了,对沙启亮说道:“咱们大明有成熟的工匠,我们只要把他们引到倭岛来,只要有足够多的工匠,我们就可以解决生产力不足的问题。”</p>
沙启亮点点头:“没错,二位再想想,我们倭岛有什么?”</p>
刘彬和周林异口同声的回答道:“银山!”</p>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