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冯去疾,他也对此事完全赞同。</p>
他们都是怎么想的,这里面不是存在很多弊端吗?</p>
难道他们都看不出来?</p>
王绾带头说罢,其他臣子自然纷纷见风使舵。</p>
大家纷纷对扶苏交口称赞。</p>
扶苏侧身跪坐着,此时的他早已经笑成了一只犬,双眼眯成两条细缝,咧嘴笑着,对着众人不住地作揖,“承让承让。”</p>
此语一出,惊地满朝上下忍不住感慨,未来的太子还真是谦虚啊!</p>
就是熊启,也忍不住低头。实在是没眼看,世上竟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p>
扶苏竟然把大王的构思全部当成是他自己的。</p>
不过,好在,扶苏还是记性好的。</p>
扶苏自然高兴啊。</p>
这招棋,他走对了。</p>
他早就看透了这个狗屁世道。两千年前和两千年后一个尿性。</p>
有权威,放个屁都有人觉得香;而位置卑下,说的话就像鸿毛一样轻,没有人会当回事的。</p>
这些文武朝臣,一个个不是贵族精英、就是士人中的佼佼者。</p>
这些人就代表了战国时期智谋、武功、权位的天花板。</p>
他们怎么可能会认真地去听八岁孩子说的话呢?更何况是思考八岁孩子的主张是否可行呢?</p>
肯定一个八岁孩子,就是承认自己这个身居卿相之位的老臣不如一个八岁小孩子的谋略高明。</p>
让他们做到见贤思齐,而不是因为扶苏的年龄小,就不把他当回事,这本就是违背人之本性的事情。更何况是这个长者为尊的时代。</p>
若非权位等级的关系,哪个长辈会把小辈的话听进去。</p>
这也正是自己采用狐假虎威这一招的妙处。</p>
自己假装是借嬴政的光所以开口说的主张,那么名义上也是他受到礼赞。</p>
自己不仅仅赢了里子,还能拿了面子。</p>
而众臣也按照他计划的那样,认真地去思考这些政策的可行之处;至于那些本来就不关心国家、士兵、庶民的未来的人,他们只需要见风使舵,趁机跟风就是。</p>
扶苏对着众人灿烂的笑着,在帘幕后的王后见到这一幕,也忍不住笑了。</p>
只因今日扶苏笑得和上林苑中的白罴似地。</p>
王后忍不住低声道,“瞧扶苏,多开心啊。比关在房中读书开心百倍。”</p>
王后轻轻地从侧殿退了出来。</p>
她往自己王宫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她这样想着。</p>
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呢?</p>
扶苏是有为政的才能的,而且他喜欢在朝堂上议论国家大事,他是秦国未来的太子,心里装的是家国大事。</p>
自己一心想要把他保护在宫中让他好好度日,平安健康的长大,以后做个通晓诗书礼仪的太子。</p>
可是他却表现得对自己的安排非常反感。</p>
也许,真的是自己想错了,她应该帮助扶苏的。而不是一昧的想着把他保护在宫中、不让他掺和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p>
可是,前有秦国两位先王离奇地死去,皆是因为想要镇压楚国贵族。</p>
现在秦国的人都对楚国贵族心生不满,大王和楚国贵族不合,未来一定会发生激烈地冲突,这可是必然的啊!</p></div>